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密切和我国外汇储蓄规模的不断增长,企业和个人为了规避因汇率、利率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取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迫切需要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有创新意义的新的投资渠道。而商业银行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经营状况下,也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应运而生。 作为以外币业务著称的中国银行,近年来在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上不断开拓创新,推出了“两得宝”、“期权宝”和“汇聚宝”等一系列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其他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品业务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还有待完善。特别是08年的金融危机,对银行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更深层次看,风险管理程度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 论文首先对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概述,重点论述了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环境与风险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发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方案的构建。并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为研究对象,按照风险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方案的现实应用。 论文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方式,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方案,并根据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特点,对提出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方案进行验证,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进一步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提供参考。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和风险管理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的金融发展形势和监管机构日益重视风险监管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