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词框架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但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关注,所以,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选择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从”框架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可以揭示汉语介词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框架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但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关注,所以,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选择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从”框架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可以揭示汉语介词框架的特点,并为研究同类型的介词框架提供借鉴。
本文在考察大量语料的基础上,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认知语法等理论出发,对由介词“从”与“上、下、中、里”等24个后配词构成的框架进行了综合考察和研究。
本文先简要回顾了文献中的“从”框架,指出这是一种古代汉语中已经存在的语法现象,然后从大量的现代汉语语料中提取出24个常用的介词“从”框架,按照后配词的性质及框架的意义进行了分类,并且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每一类框架的具体意义,中间部分词语的性质及部分后接动词的语义特征。
接着,本文分析了“从”框架在句中的位置分布及主要的句法功能,认为:介词“从”框架在句中的主要位置是主语前和句中谓语前,不同意义的框架又有不同的位置倾向。框架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状语,部分特殊的框架也可以出现在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的位置上,充当相应的句子成分。
最后,本文主要讨论了介词“从”与“后配词”的隐现情况及影响因素,认为:框架在句中的位置及句法功能,框架中间部分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后配词的性质,框架的意义,句中的相关成分,框架所在的句式等句法、语义、语音方面的因素共同制约了“从”与后配词的隐现。
另外,本文还尝试运用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将“处所化”理论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指示代词并用来分析后配词出现的必要性,用“时间顺序原则”解释了不同意义的框架在句中的不同位置,用“联系项居中原则”说明了表示时间作定语的框架中“从”与后配词不同的隐现规律等。
其他文献
梦既是日常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人们真实心理状态的反映。纪梦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记录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原始的心理欲望与情感冲动。从唐代到北宋,纪梦诗
陆云(262-303),西晋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少有文才,与其兄机齐名,并称“二陆”。但由于陆机的才情声名更胜于陆云,特别是文学理论界对《文赋》的肯定和推重,文学史上一直存在
生物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生物科学原理的同时,还要配以大量的生物实验,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生物知识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是提高
创造性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不能按照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应该采
汉晋文人五言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中的景物描写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演变成为晋宋之交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描摹自然。本文主要以谢灵运之前汉晋文人五言诗
本课题以“马其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爬梳、家族的梳理及文本的研读,探讨马其昶其人其文,展现其家族的衰落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士大夫阶级的谢幕、古文的衰落,并对马
量词丰富是汉语和日语的特征之一。日语量词称为“助数词”(以下暂把日语的助数词也称为量词)。虽然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因为从5、6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就传到了日
本文尝试研究朱湘的叙事诗学。朱湘是著名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生前特别关注叙事诗的创作,对叙事诗这一文体类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叙事诗的创作目的,创作主题,叙事诗的前景
部件在组成整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部件中的笔画要发生书写变异。笔画的书写变异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如果笔画的书写变异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则必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