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敏度水平的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不同视敏度ERP成分的对比研究,探讨不同视敏度水平时视觉信息加工的特征及差异,以期为视敏度客观评定提供相应的理论学基础依据。方法:采用跨通道的视觉三刺激Oddball非注意范式,分别对15名(15只眼)视功能在0.2-0.8范围内的被试单眼进行刺激。要求被试眼睛平视前方屏幕,注意听觉刺激并进行反应。屏幕的中央会依次显示三种不同视敏度水平的刺激图片,记录相应ERP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在颞枕区电极,每种视敏度水平中,标准和偏差刺激引起的P1、N1和P2成分参数(振幅和潜伏期)都没有统计学差异。并且由标准刺激引起的P1、N1和P2成分在三种视敏度水平上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在双侧颞枕区电极,视敏度阈上水平和阈值水平的偏差刺激都引起了潜伏期在270-430ms内的v MMN成分。并且两种视敏度水平的v MMN成分之间潜伏期和振幅都没有统计学差异。(3)在双侧中央顶区电极,视敏度阈上水平和阈值水平都出现了潜伏期在480-570ms内的P3a成分。此外,两种视敏度水平的P3a振幅有统计学差异,即阈上水平的P3a振幅要大于阈值水平的P3a振幅。(4)视敏度阈下水平在相应的时间窗内并没有引起v MMN和P3a成分。结论:(1)本实验范式中的P1成分与不同视敏度水平刺激无相关性;(2)v MMN只能反映大脑对于视敏度阈上和阈值刺激朝向改变的自动觉察;(3)P3a的振幅可能反映大脑对于阈上和阈值刺激不同的加工过程。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化,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开采能源以及研发各种新能源成为当今世界能源的一股热潮。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使用科学
目的:评价不同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金属全冠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蜡铸造、计算机数控铣削(CNC)和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种金属成形技术分别制作10个钴铬合金全冠,采用3D
抗原/抗体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固定而不丧失其活性是压电免疫传感器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它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等性质.本文分别从固定抗体和抗原的角度介绍了压电免疫传感器
传统注塑机加热采用电阻加热方式,但是电阻加热方式的热效率低,仅仅为加热功率的30%~40%。电磁感应加热以其升温速度快、热效率高、寿命长、工作环境优良等优点,自上世纪90年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课程,应对社会商业发展和分工的细化,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也随着社会需要变化不断改革。文章针对字体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应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样使得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在工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同时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也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日常使用中出现大量的干扰性因素,这样
合适成年人制度是解决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场参与讯问和审判的问题,对保障未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合适成年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