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中国的时代回响。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我国得以运用与发展,成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发展实际,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系列基本问题,全面探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概述。通过对“精神”、精神生产等基础性概念的界定,梳理精神生产的历史形态演进,科学诠释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基本内涵,揭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富有时代性、创造性和观念性的基本特征,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原则遵循。
  第二部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理论渊源与新时代论域。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生产理论和中国传统精神生产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主要理论来源。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研究主题也随之发生嬗变,从时代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出发,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人的现实关照和创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研究的新时代论域。
  第三部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发展境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面临着重要机遇与异化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信息媒介技术的革新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困境,如资本逻辑介入对精神生产价值理性的冲击、自由的精神创造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博弈、精神生产本质的遮蔽与价值认同弱化等。
  第四部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的多维路径。结合当前精神生产发展实际,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要通过超越资本逻辑、转变精神生产方式、尊重精神生产规律和构建精神生产价值认同,切实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话语权、激发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创造力、提升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影响力和重视精神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注定会成为当代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科学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我互不分离的命运共同体。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拜金主义盛行、人的发展片面化等。针对这些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不仅为新时代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更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学位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伴随着我国脱贫任务取得的全面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逐步落实,致力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乡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农民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
现如今,“社会主义”在拉丁美洲地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古巴的影响下,拉美多个国家也在积极进行着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玻利维亚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Evo Morales)是印第安阿依马拉人,其在任期间为在玻利维亚发展和更新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运动,并进而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理论,以反对殖民主义在本国的压迫,并致力于带领群众追求一种回归传统的自由、平等和美好的生活。在此思想理论的引
学位
2011年4月16日,古巴共产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政权代表大会(简称“古共六大”),大会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简称《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正式拉开了以经济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序幕,标志着古巴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后,2016年4月古巴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政权代表大会(简称“古共七大”),大会通过了《古巴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模式的理念》(简称《理念》)、《到2030年全
学位
主流文化是国家与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所在。与时俱进是主流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主流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技术领域革新带来的新局面。网络社区作为第二代互联网发展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实现了私人化的社交行为与公共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二者巧妙的结合,这种结合产生的传播革命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建设创造了新的传播机遇。自由开放
学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最直接的实践者和组织者,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历史发展进程的要求,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坚持和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而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进行专门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是指发生在高校思想
学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仍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把农村问题处理好,是巩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积极、丰富、时效的信息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经过反复的实践证明,高校不仅要在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创新和改进,还要继承和
学位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剧烈变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需要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时刻保持清醒,否则就会被社会上的消极事物所影响。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既是对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具有完善的思想品德,尤其是思想品德意志。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可以确保大学生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拥有拒绝诱惑的勇气和看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