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耗水量较大,传统栽培条件下,约80%的稻田灌溉水通过蒸发和淋失途径而损失。发展水稻节水栽培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我国已陆续开展了水稻旱作的研究与大田推广试验。水稻节水栽培体系中,两个主要的环境因素发生了改变:(1)旱作时,土壤通气性较好,NH4+多氧化为NO3-,水稻根系环境中的氮素形态以NO3-为主或NH4+、NO3混合;(2)水分条件变为控制灌溉或相对轻度水分胁迫条件。前期研究发现:不同形态氮素营养能显著影响水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与硝态氮营养相比,铵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