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尽管手术和术后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改善了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结果。然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仍是食管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肺炎。术后肺炎是食管癌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死亡率,并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影响长期生存率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据既往报道,食管癌术后肺炎发生率为10%-28.9%。食管癌术后肺炎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近年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食管癌术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各有报道。但是,二十年来,单纯的术中或术后管理未能将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到理想的水平。如何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预测术后肺炎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术后肺炎的发生,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有国外学者基于年龄,PS评分,FEV1%和DLCO%等制定了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分表。然而,评分系统是由具有相似特征的患者开发和验证的,并且在美国以外地区尚未得到验证,故不具有普适性。另外,运用预测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分系统预测术后肺炎的发生风险,准确性较低。而且,关于预测食管癌术后肺炎的风险评分系统罕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利用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模型用于术后肺炎的预测。以求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术后肺炎的发生和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充足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15年01月至2016年03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食管癌、并在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的646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利用其资料建立术后肺炎发生风险预测评分表,并对风险预测评分表进行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判断风险预测评分表的检验效能。2016年01月至2016年03月的16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对该风险评分表进行验证,进一步判断该风险评分表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手术方式(胸腹腔镜或开放)、POD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空腹血糖、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麻痹是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的评分表,本预测评分表包含6个评分项目,评分从0至10分,分为四个危险分级:I级(0-2分),II级(3-4分),III级(5-6分)和IV级(7-10分)。绘制的ROC曲线,AUC为0.721,与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示此风险评分表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将验证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代入预测评分表,绘制ROC曲线,AUC为0.736,与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示此风险评分表具有较好预测价值。I级、II级、III级和IV级四级所占人数分别为58.1%、31.9%、6.9%和3.1%,而术后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5%、17.6%、36.4%和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该评分表对术后肺炎预测效能较高。结论吸烟指数、手术方式(胸腹腔镜或开放)、POD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空腹血糖、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麻痹是影响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术后肺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简单有效的预测术后肺炎发生的风险。然而更可靠的结果有赖于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试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