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翻译竞赛作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参考译文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大赛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众多的翻译大赛为我国翻译事业的进步挖掘和输送了大批的翻译人才。在这些翻译比赛中,最权威的当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此奖项在韩素音女士的资助下创立,并延续至今,截止2014年已经成功举办二十五届,是中国翻译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比赛。  朱莉安·豪斯是德国翻译界知名学者,她所著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以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的评估-修订的模式》(1997)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该模式进行应用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目的能否有效实现。所以应用此理论对大赛参考译文的评估进行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该理论的可行性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大赛所提供的参考译文的一次检验。本研究利用豪斯质量评估理论,对从大赛中选取的中英文原文以及译文文本进行情景层面、语篇层面和文本功能的详细理论分析,得出译文质量评估报告。研究发现豪斯质量评估确实拥有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支撑,全面而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对文化和语言差别的必要关照。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参数设置有所重叠,以及操作繁琐导致难以被广泛应用等。此外,本次研究还为翻译教学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使更多人关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翻译比赛作品质量的评估研究,以推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草场地近年来聚集了不少艺术,设计和建筑行业中卧虎藏龙的工作室和人才,在这里生根落地。而慕名来参观的行业人士或是一般民众经常一进村里就摸不着方向;因此,草场地专为这次的北京设计周活动,为独特的“城中村”展场设计了一张导览地图。在一个没河没塔楼没路标没公园的村子里,要绘制一张地图是个不小的挑战。草场地把注意力转向村子里的生活面貌:可能是一个经常堵车的路口,一家门面颇大的婚纱摄影店,一条有散养的鸡和行人
《萨特里》是科马克·麦卡锡的第4部南方小说,作品是以田纳西州河为背景,描写了独特的河流地理景观,并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态层面的危机。小说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化的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