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各关联方的交易逐渐增多。然而,许多上市公司仍然想方设法进行财务舞弊,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财务舞弊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上市公司对外展示自身业绩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的方式,同时企业的财务报告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对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差的上市公司来说,不佳的业绩难以为其吸引大量的资金——通过财务舞弊粉饰财务报告成为了这些上市公司吸引资金的又一途径。在花样百出的舞弊方法中,由于关联方交易自身所带有的独特性,上市公司并不在自身的年报中披露交易细节,使得审计人员很难发现财务舞弊的具体情况,更增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利用了关联方交易的舞弊手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银广夏”、“万福生科”、“康芝药业”等一个又一个关联方交易舞弊事件被曝光,这些公司采用关联方交易的舞弊方式极其类似。论文首先界定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涵义、类型极其动因;随后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审计问题;进而以紫鑫药业为例,详细分析紫鑫药业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虚构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并将紫鑫药业隐秘的自产自销链条逐一分解,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就其根源挖掘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的舞弊问题,进而分析关联方交易中的审计风险。最后,论文从关联方角度出发,并针对前文的关联方交易及审计风险总结出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