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打脸”面面观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脸”是一个经常出现在人们口头上和书面里的语言形式。传统观念认为它仅仅是一个动宾短语,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快,我们发现这一语言形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结构上更加凝固,更加趋向整体化;语义更加丰富,且语义含量不断扩大;它的前面可以加上程度副词修饰,后面也可以带宾语。这些都是网络新词“打脸”的新颖之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个看似一张旧面孔却已经容纳了新内容的网络新成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以BCC语料库、CCL语料库以及笔者在各贴吧、网络视频、报纸上收集的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分析、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并结合词汇化的理论对网络上的“打脸”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网络上的“打脸”已经由动宾短语演变成了一个动宾式复合词动词,且仍在进一步演变之中;二、它主要有三个常见的词汇意义;三、在语法特点上它可用于多种句式,在句中一般充当动语或定语;四、它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语用价值:偏于口语化,贴近生活,能够营造轻松的语境、语义含量丰富,能够满足表达的需求、表达说话人否定的认知态度。这些独特的表达效果,使“打脸”具有了不可替代的语用价值。这也是它能在众多的网络词汇中脱颖而出,由口语慢慢走向书面语,逐渐被更多的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接纳使用的原因。本文的总体思路是运用“两个三角”理论中“表-里-值”分析方法,介绍“打脸”这一语言形式在语义,语法和语值方面的特征和价值。其间也穿插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了“打脸”这一语言形式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演变路径。另外本文也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并结合词汇化的理论,分析了“打脸”由动宾短语发展成词的内在机制和原因。本文有助于指导人们日常对“打脸”这一语言形式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助于学界重新审视这一语言形式,从而对网络词汇进行更系统全面的研究,探明网络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氯乙烯悬浮聚合原辅材料质量要求及其对聚合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韩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活动,主要方面有:继续关注鲁迅,研究型译介的展开,以及面向大众的话剧演出。通过这些论述旨在通过对这些译介的梳理,探讨在译介过程中
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适应性改造工程中,主要将既有建筑食堂改造成办票和安检大厅。但由于建筑年代久远、使用功能发生变化,须进行结构检测及加固。通过对现场情况排摸
<正>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撰写的条目,《中国哲学史》介绍了奴隶制及其向封建转变时期的哲学,如先秦哲学,封建时期的哲学,
薪酬体系能向企业员工传达其在组织中的价值,从而让员工把他们的努力跟行为集中到协助企业在市场竞争及生存的方向上去。本文"知识经济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及应用创新分析",首
从语用学的视角考察汉语口语格式"爱X就X"的表达特性与表达功能。"爱X就X"对上下文的选择均可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且均以陈述句居多。"爱X就X"在使用中可后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据统计法,对青岛市区几个羽毛球场地的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由于受运动习惯、规模、专业羽毛球教练员数量等因素的景响,青
重点介绍了使用新型吊具进行预制块体吊装的新工艺.新型吊具的吊钩可自动开启,与传统的预制块体吊装工艺相比,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安全风险低,施工效率高,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
目的通过对日立7600-2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西门子X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的电解质(K+、Na+、Cl-)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两台仪器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
介绍了污泥低温热解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热解产物的经济性,总结了污泥低温热解技术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