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村家庭收入难以衡量、农村居民职业多元化、雇主责任难以落实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养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如何在政府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基金筹措激励机制,调动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是关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成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保制度试点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参保缴费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影响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相关因素关系模型,选择河北省3个不同经济特征的试点县(市)分别进行了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进而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适度给付水平、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经济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如下:(1)在对影响参保因素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相关因素关系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居民参保决策行为提供了参考。(2)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保决策进行了分析推导,提出了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决定其选择的缴费档次及期望的保障水平、政府补贴和适度保障水平是影响参保缴费的主要因素的观点。(3)通过对3个样本县(市)验证分析结果的讨论,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而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参保关注要素次序有明显的差异,在“待遇水平”、“缴费能力”和“参保补贴”三要素中,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对待遇水平的关注度逐步前移,而对参保补贴的关注次序逐步后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参保首先关注参保补贴。(4)对政府主导制度建设关注的农村养老保险适度给付水平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了适度给付水平的理论取值范围和测量模型,为确定筹资水平提供了分析工具。(5)提出了参保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解释了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选择最低档参保的动机和原因。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在筹资水平确定和确保参保投资收益的前提下,调整基础养老金和参保补贴资源配置的理论测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