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2月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为实现这个目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改革为国有独资公司,第二步是改革为国家控股、企业及个人等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步是条件成熟的可改革为上市公司。 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金融中介机构,其业务和经营份额占金融业务的90%,其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经营成果及金融风险历来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条件下,根据国际通行的基本金融监管规则及WTO规则下透明度制度的要求,我国将推行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将强制定期披露银行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办法、风险暴露、会计方法、公司治理信息等内容,使市场参与者了解各家银行的内在风险。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已面临着全面的对外开放,5年后外资银行将在本土与我国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银行业必须调整和适应开放后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认识自我,深化改革,迎接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有效发挥转制后商业银行的作用、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如何尽快解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课题。 目前,西方金融界对银行绩效的评估依评估人及其动机的差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银行监管当局及银行自身所作的绩效评估。发展战略、绩效考评、投资决策是现代商业银行董事会关注的三大议题。这种评估相对全面而周密,它紧密依靠财务报表,通过对上一年度收益及风险水平的测定来对银行整体上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与定量分析,并以此作为下年度制定评估措施的参考。另一种则主要由银行业公会、金融权威刊物、专家评估机构及一些大的投资机构等民间组织和机构所进行的绩效评估。其评估对象也多为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各国大银行,尤其是在国际上活跃的银行。除对财务报表作广泛的考察外,这种评估常着眼于对一些个别项目及客户反映等进行分析和比较,而评估结果除在刊物上公布以达到奖优警劣的目的外,极重要的一点在于帮助公众预测评估对象的发展前景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这两种类型评估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在评估方法上有相互交叉之处,而且不同评估主体之间也相互参考对方的评估结果。 国内外实践表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分析评价是一个看似很小但意义非常深远的大问题,是一个新生的老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有一整套相当成熟的理论,但在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专业银行正在进行国有商业化改革,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分析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只是分别对各种费用和各种收入进行单体分析,而没有将有关的经营机构、经营业务、金融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因此难以较为准确、全面、科学地分析出形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差异的原因所在。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及其分支行设计了一些经营业绩评价分析的指标体系,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进行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并通过这些指标和综合评价结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然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采用简单的加权打分等办法,定性的成分和主观性较大。正因为评价分析的不科学、不完善,一 iM t#t f fHqtt+f+dK4t定程度导致了商业银行的粗放经营、短期经营行为甚至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也不利于正确评价各级行长的经营能力及管理水平。尽管一些商业银行也尝试引进国外商业银行的一些评价方法和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市场特性、银行管理体制、信息基础与国外不同。另一方面,金融系统属 .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高度敏感的行业,应该有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因此,如何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成果及管理能力是当前亟待研究解诀的重大课题。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及其目标之间协调平衡的模型、经营业绩衡量的基本框架等基本理论出发,考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评价问题的理论依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及经营重点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完善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及管理状况的分析评价奠定基础。二是通过回顾专业银行时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