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一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伟大改革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目前正处于关键阶段。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怎样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只有正确、客观地认识国有企业的现状,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
本文试通过将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国有企业的绩效,根据我国国有企业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制度背景,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国有企业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较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引言:概述本文研究的问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国有企业理论综述,这一章总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市场失灵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
第二章;这一章从产权特点和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条件出发,探讨我国国有企业有别于其他国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阐明研究国有企业绩效必须考虑到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益两个方面。同时,通过分析各行业中市场结构和产权分布,将国有企业作具体分类,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绩效的依据。
第三章:这一部分通过分析各类行业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和亏损情况的比较,综合评价国有企业的微观效率。
第四章:对国有企业宏观效率的分析中集中探讨国有企业相比于其他非国有企业所承担的更重的税赋负担和社会成本。
第五章:综合以上分析,对国有企业的综合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结论: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就在于把握全局,合理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结构应成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贯彻始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