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观察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和术后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术后尿道的通畅情况,并对术式选择做出客观评价。方法:对52例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和术后尿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年龄、手术方法等进行分类,用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较正常儿童低,术后Qmax也较术前明显降低,两者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尿流曲线形态以钟型为主,术后平台型尿流曲线比例有明显增加。在各项手术方法对比中,Duckeet尿道成形术对尿流曲线形态、最大尿流率影响最大,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对两者的影响次之,Mathieu尿道成形术对两者影响最小,Koyanagi尿道成形术对两者影响亦较小,Onlay尿道成形术对两者影响处于居中地位。术后膀胱漏尿点压(bladder leak point pressure,BLPP)明显升高,尿道功能长度及最大长度明显增加,最大尿道关闭压、最大尿道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流动力学可以为临床预防尿道狭窄作出提示,也可以作为评价尿道下裂术后患儿排尿功能和手术方式的一个客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