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风俗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终表现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社会风俗沿着一定的规律缓慢演变。然而在中国近代百年时间,尤其是清末十年,由于政府强力推出全方位改革社会的各种政策措施,社会处于极为活跃的发展时期,呈现出转型社会特有的社会风气。社会风俗的演变打破常规,呈现出变化速度快、范围广、程度深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社会风俗这种打破常规、短时间的迅猛变迁,与政府行政措施紧密相关,充分展示了行政手段引导与风俗急剧变迁的规律。在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度,兴建新式学堂。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社会风俗的养成息息相关,历代政府凭借教育灌输给人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改革科举制度促成新式学堂的兴建、留学热潮的出现,新的教育体系必然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蜕变,养成新的习惯。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加强,重文轻武习俗、等级伦理观念发生明显的变化。女学的建立促进女子社会风俗的巨大变迁。在经济上,清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植根于经济之上的社会风俗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形成重商风气,商人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在社会上发生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改变了原来农业、手工业单一的生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消费习俗也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政治上,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首先带来官场学习新知识、改善行政作风、废除官场陋俗的新气象。其次地方自治思想兴起,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风气,而在自治基础上兴起的市政建设热潮,改善了中国人生存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交通风俗、卫生观念。最后,则表现为士绅参政热情高涨与报刊舆论发达。在社会风俗上,清政府首先消除满汉畛域,改变了人为制造的民族不平等政策。其次系统地整顿了中国的一系列陋俗,诸如毒品、赌博、迷信等。在风俗改革中官员群体率先打破中国各种禁忌起开导社会风气的作用。礼部的改革说明了中国传统风俗观念的最终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