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唐之际,为数不少的粟特人出于经商或者是战争的原因移居中原,在这一地区形成了许多聚落,河朔藩镇区即是其中之一。早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前,河北道北部的营州一带就已经成为粟特后裔的聚居地;安史之乱以后,聚落被打破,部分胡人后代纷纷南下谋生,遍布于河北诸藩。粟特后人的生存环境也由原先本族的聚居,变成与当地汉人交错杂居。生活环境的转变,使得这部分人必须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适应新的生存氛围,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汉化”的过程。在这个汉化过程中,粟特后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融入到汉人社会当中的呢,这是本文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点,笔者特选取九位曾经在河朔藩镇区为官、生活过的粟特后裔的墓志,在具体分析志文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的转变过程,深入地理解汉文化构成中的异域因素,了解唐代河北地区的民族构成、迁移及融合情况。全文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个案研究”,着力于其中八方墓志志文的剖析;下编为“汉化研究”,集中于对“汉化”的阐释,及河北粟特后裔汉化的表现、发展程度的认识。上编:个案研究。本编主要以几方唐代河北地区粟特后裔的墓志为核心,在学术界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各位志主的族属、家族世系、迁徙路线、生平经历等问题做了详细地阐释与补充。全编共分为三节,以藩镇为单位从北到南排列,每个藩镇内又按墓主葬年先后为序加以编排。突出观点有:重新完善了康志达家族的谱系表。石默啜墓志中所透漏出的信息表明,墓志的撰者与墓主之间毫不熟悉,因此其中所表现出的某些信息如姓氏渊源的追溯上,只能是时人普通想法的反映,并不代表墓主生前的意愿。曹闰国由于参与过安史叛乱,且墓志开篇有一句含浓厚祆教色彩的开篇词,因而笔者认为曹氏是祆教徒。石神福的郡望“金谷郡”,学界大多认为是金城,今甘肃兰州,笔者通过对相关姓氏资料的查阅认为,金谷应当是指东都洛阳,也就是《元和姓纂》中所提到的河南。曹弘立的墓志残损比较严重,笔者在大体推测出志文中的关键字句后,认为曹弘立的为官路线当为成德、义武(易州)——振武(麟州)——河东(云州)——成德(赵州)。关于《史孝章墓志》,笔者认为史家迁河北的时间约在开元二十二年(734),来魏博镇的时间当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米文辩墓志》中的“三水”笔者认为代表的是中亚三条河流:药杀水(Yaxartes,今锡尔河)、乌浒水(Oxus,今阿姆河)和那密水(Namik,今泽拉夫善河),即中亚米国,而非中原三水县(今陕西旬邑西北)。何弘敬卒时长子何全皞年27岁,可以推测出,全皞的生卒年在唐文宗开成五年(840)至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享年三十一岁。下编:汉化研究。本编主要是在上编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河朔诸镇粟特后裔的汉化情况加以分析。全编分为三章,分别阐述了“汉化”的释义、粟特后裔进入河北的时间路线等问题的研究、河北粟特裔汉化的表现。认为“汉化”是在他族人与汉人互相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其表现有浅层和深层之分。对当时入华粟特人而言,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延续子嗣问题,是被动的“汉化”。笔者在总结了河朔诸镇粟特后人汉化的表现之后,认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政治环境,这里粟特后裔的“汉化”要比唐直辖区慢,但融入到汉人中的总趋势是不变的。同时,出于材料的限制,九方墓志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唐代河北地区的真实情况,只能是从个案的角度加以阐释。这种个案性的“汉化”,大体上能比较出河北藩镇粟特后裔与唐直辖区族人之间的不同,但河北内部各镇问发展的异同情况,暂时还不能得到全面解释,随着今后材料的增多,这方面可能会有更清晰的思路。文章最后附有《唐河北藩镇粟特后裔墓志志主基本信息表》和九方墓志的拓片照片,及笔者根据拓片重新录入的志文文字与文字校对记录。以期通过笔者的总结、校对工作,对今后的墓志研究有更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