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耕地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人口、土地和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治问题,更是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探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途径,并根据具体的区域制定相应的对策,既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人口、土地、粮食三者矛盾的关键。 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是“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该地区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该区及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本文由此出发首先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区的耕地数量、质量、经济效益变化及粮食现实生产力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造成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较大损失。接下来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黄淮海平原区耕地粮食生产力提高的限制因素,发现在黄淮海平原区进一步提高耕地粮食生产力的障碍因素可能不是投入问题,而是经济效益问题。最后,本文应用技术经济学方法对黄淮海平原区耕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经济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自然生产潜力是相当大的,经济生产潜力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