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资本境域中机器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自动化设备高度普及的技术时代,许多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产生了怀疑,不仅是那些资产阶级的学者,而且那些受到马克思深刻影响的人们也对这一理论表现出怀疑和偏离,这个问题在当今已经具有相当的严峻性,我们必须回答人们的疑问,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说的当代意义,以消除这个时代人类生存的技术异化状态,以找到一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适应、相互接轨而又同时保持自己社会主义特点的道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发展。只有看清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资本构成是否仍具有统摄性。资本的产生有一个社会历史的基础,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就从这个基础出发。这个基础就是作为一定技术的产物的物质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的分离,这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我们对资本的考察必须深入到资本的这个历史的本质一维中去,明了资本的历史的本质一维对科学技术的内在要求。资本对科学技术的内在要求就是科学技术必须独立化,以成为一种为资本增殖无偿服务的社会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独立化的完成只能实现在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上,即资本不制造出机器,科学技术就不能以一种独立的姿态为资本的增殖服务。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在物身上实现,这是由作为科学技术发源地的现代劳动力的特点决定的。现代劳动力是一种自由的劳动力,而且是一种表象化了劳动力,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可以完成独立化。当科学技术在机器身上完成独立化后,科学技术就成为资本的社会生产力,因而这种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之所以表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合理性”,正是现代社会里技术隶属于资本的结果,然而技术不是由资本创生的,要解决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的困惑,要避免现代科学技术对资本的隶属命运,就必须实现这样一种变革,即在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就是对现代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这一点只有在发展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这种新的科学技术,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第一步就是创造感性的科学,只有创造出感性的科学,人类才有希望走出资本的领域。
其他文献
当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物种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等。从工业文明至今仅二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优良科学传统的国家。80年代末,尤其是从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乃至所有苏维埃联合体国家的所有领域的生产力在急剧下滑,因此,对知识创新以及有前景的工业技术的需求明显减少,自然这一切在社会科技领域的状态和处境中也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传统的国家科学管理体系也在迅速衰败解体。1980年末至1990年初俄罗斯科学学研究的发展脚步严重地受到了俄罗斯学术危机的影响:科学学研究几乎陷入崩溃,很多科
目的探究儿童计划免疫行查漏补种对接种率的影响评价。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7个门诊接种点行计划免疫的儿童200例,将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