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古老概念之一,是诗词的本质特征,也是走进诗词文本的关键。对意象的有效把握能够使读者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情感,激活文本的意义。但古典诗词语言表意上的多元化与模糊性,表达上的概括性与内隐性,使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陷入困境。如何能够有效地通过意象教学提高中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在以秋意象为例,探寻古典诗词意象教学的新视角,以主体间性和期待视野理论指导教学原则,探索意象的教学策略。通过秋意象的教学实践确立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对话、探究、鉴赏、审美等能力,达到揭示意象教学的一般方法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叙述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秋意象”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首先,选题缘起于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许多教师忽视与淡化意象的教学,偏重生硬剖析和应试技巧的讲解,使古诗词的教学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秋意象入手,归纳意象教学的一般方法,改变意象教学的现状。其次,从三方面归纳关于秋意象与教学的文献资料;最后,阐释本文选题的创新之处,归纳本文采用的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课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做界定和阐说。首先是梳理“意象”概念的发展与变化,界定其内涵。其次比较“意象”与“意境”概念的异同,指出意象教学最终为深入意境服务。最后论述秋意象及其起源,通过对《诗经》、《楚辞》等作品中秋意象的分析,阐明秋意象的原型意蕴。第三部分阐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秋意象分布、形式与内涵。首先统计中学语文教材中“秋意象”诗词的分布情况,接着对秋意象的呈现形式进行归类,共分三类:点明季节物象类、人类活动描述类、诗词典故运用类。最后从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愤恨等六个方面对教材中出现的“秋意象”内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中学语文古典诗词中的秋意象教学价值。这一章分别从文化传承与认知价值、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态度培养价值和探究能力价值四个方面对秋意象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五部分阐明秋意象的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秋意象的教学原则在主体间性理论与期待视野理论下展开,确立坚持学生主体性、文本主体性、教师主导作用原则,及注重语感、体验的教学观,激励的评价观,反思、创新的阅读观等教学原则。秋意象教学策略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例分析后的具体分为:课前预习,鼓励体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激发想象;反思创新,课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