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霍兰德的理论模式和莎剧解读两个方面入手,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观照,呈现其新精神分析批评的特点。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首先从总体上考察了霍兰德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依据他在三个不同时期所借鉴的理论资源的差异以及对新精神分析批评内涵理解的变化,将其理论分为初创期、成熟期和拓展期三个阶段。然后追溯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霍兰德的主要研究,认为现有研究虽对其理论模式和莎剧解读都有所论述,但更多涉及的是一些局部和片段,少有专题性研究,尤其是对他的莎剧解读重视不足。
第二章着重阐明霍兰德在综合各种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构的理论模式。霍兰德从精神分析莎评出发来全面清理和阐释弗洛伊德的文学思想,这既为他奠定了理论根基,也为他找到了“读者反应”这一革新精神分析批评的切入点。通过借助于自我心理学中的“防御”概念,霍兰德在文学诸实体(内容、形式等)和自我心理机制(幻想、防御等)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提出了一个用来解释文本与读者关系以及文学无意识幻想如何向意义转化的动力学模式。这一转化主要通过形式的防御功能和意义的升华作用来完成,而读者只是部分参地与了这一过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充分展示了“前俄狄浦斯”对理解文学幻想的重要性。其后,霍兰德主要受利奇坦斯泰恩的“身份”概念和威尼科特的“潜能场”概念的启发,改变了他在动力学模式中对读者与文本关系的看法,并最终建立起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批评模式。这是读者利用文本进行DEFT(期待、幻想、防御、转化)的过程,也是读者在与文学的互动中进自我行身份的再创造,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后来他又利用认知科学中“反馈圆环”的概念进一步印证和拓展这一模式。
第三章聚焦于霍兰德的莎剧解读。认为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的莎士比亚研究,是霍兰德理论的文本范例。在不同时期,霍兰德分别解读了莎剧中的三个梦,深化了弗洛伊德对文学中虚构的梦的分析理论,也反映出他思想观念的变迁。从语言的维度,霍兰德探讨了莎剧中语词的“替换”功能、句法选择与身份之间的关系,表明他对语言形式进行精神分析的新思路,同时也暴露出他忽视审美因素的弊端。根据身份是“主调与变调”辩证统一的观念,霍兰德用“L形”父子关系模式将所有莎剧连成一体来透视莎士比亚的“阳具幻想”,并在考察这一模式的变化中想像和建构莎士比亚的人格。莎剧解读典型地反映了霍兰德新精神分析批评的特点,在传达和印证其观念的同时,也反过来推动了他的理论发展。
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延伸。指出霍兰德的贡献在于他改变了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批评之间的不对等关系;通过融合多种理论资源,他为精神分析批评建构了新的理论模式,提供了一套新话语;他借助与莎士比亚的对话来吸引人们和他一起对话,共同思考文学批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