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是中国古人对蛇、鳄、鱼、蜥蜴、鲵、猪、马、牛、鹿、虎、熊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霓、龙卷风、星宿等自然天象多元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在诸多的中国文化古籍和古老民间传说中,对龙图腾及其历史文化意义都有极完整且丰富的阐释。《周易》中的乾卦,其卦文均以龙为象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群龙无首,吉”等,显然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由于龙所具有这种特殊的文化地位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借“龙”为载体的种种民俗活动亦由此产生。据史书记载,舞龙习俗最早兴于汉代,《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着人们在举行祈雨祭祀仪式时,人们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丈的青、黄、赤、黑等各色大龙的壮观场景。而张衡在《西京赋》里更是生动描绘了“百戏”中的龙舞:“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温温”。从众多的古籍中观之,我们不难发现龙舞是在龙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运动,由早期民间的祭祀、求雨、巫术等形式逐步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勉县位于陕西西南部,汉中盆地西缘,北依秦岭、巴山,南邻四川盆地。由于深受川蜀乐舞文化的熏陶,当地民间歌舞形式颇丰,尤以“龙舞”表演最为引人入胜。20世纪40年代,为庆祝川陕公路通车,当地群众操起“五节龙”舞了三天三夜,后在新铺乡群众不断的编排和创新下,形成了现今特有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本文以勉县“五节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舞蹈本体的系统研究以探求勉县“五节龙”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各地龙舞作逐一分析、比较,使更多学者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以保存人类珍贵的文化艺术。文章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采用文献学的有关资料,从龙文化入手,阐明“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定位、精神、意象何在,在中国这个典型农耕文化的基础下,以龙为外化象征,使得龙舞成为民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第二部分:主要对各地有代表性的龙舞运动进行剖析、比较,研究其表现风格、特征及内在的民俗文化底蕴。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勉县“五节龙”的舞蹈本体进行研究。分析勉县“五节龙”生由的地域环境、历史演变、表演内容与形式、艺术特征等,列举出与“五节龙”有可比性的其他龙舞作一对比研究。第四部分:由于勉县“五节龙”已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保护价值不言而喻。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勉县“五节龙”的发展现状和保护措施,并在其基础上,阐述对勉县“五节龙”未来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