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北京东郊发生巨大变迁的宏观背景,以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一个汉族农村社区为调查点,从历史风貌和经济变迁、社会结构等几个方面对该社区农民的经济生活以及生活生计的变迁进行跨越时空的社会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生活生计演变的机制,深刻分析和理解村民对家庭生计方式选择的理性思考。文章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采用田野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较全面的呈现出沙井村农民所经历的各个转型时期的生活实态,从生计方式演变的角度来把握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演变机制、社会流动以及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结构的调整。20世纪40年代满铁的深入调查为我们展开了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完整画卷。沙井村是众多村落的一个缩影。作为典型,文章从人口、土地、生产关系、社会阶层、社会结构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的生计状况做了系统的梳理。农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生计行为,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它从本质上反映出40年代农业内卷化的实质。建国后至80年代初,国家与农民关系一直处于一种持续不辍的互动状态,一方面,国家通过土地改革、集体化,尤其是人民公社,逐渐控制了农民的社会控制了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生存危机的状况,沙井村农民在日常经济实践中不断借助各种“弱者的武器”迫使国家让步,从而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说明农民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他们中间潜存着一种现代化的内发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改革开放至今,沙井村人形成了自己的生计模式,告别了“从土地求生活”的历史,顺应改革,适应市场,形成了理性的价值取向,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和功能过程中积累、传递和演变,构建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秩序。通过本文的解析可以看到,共同体的变迁是随着社会生活生计的发展而进行的,只有与生计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和结构,才能维护和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总结沙井村从“村落共同体”向“地域共同体”变迁过程时,推及华北地区其他村落,说明农村社会逐渐由血缘关系较强和共同关心程度较高的状态,逐步向接近城市水平的地域性、异质性较强的复合社会转变,即功能分化、交换互动、利益需要占主导的城市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