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发展快速阶段。中国城市化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化过程面临的矛盾也十分复杂,对中国城市化研究也自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空间形态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空间行为和直接表现形式,研究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对政府正确制订城市政策和合理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历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收集大量其它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等定量方法和定量描述的方法,结合传统定性的方法,以成都市为实例,通过分析成都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和各阶段发展的特点,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扩展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从空间角度来看,成都市城市形态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在本文所定义的“经济转型期”内,建成区、城市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及人口密度、经济增长极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并主要趋向金牛区、武侯区、青羊区集中。建成区增长飞速发展,在10年之内增长率达到187.43%,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由于城市功能区的主要推动力量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向南部和西部扩展,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变化阶段性特点剧烈,导致耕地面积也快速减少,位于西南侧的武侯区垦殖指数从1990年的0.39下降到0.07,可见城市扩展的代价是耕地的大幅度减少,垦殖指数大幅度下降。城市已经发展到三环,并逐渐向三环外扩散,城市形态紧凑系数下降,并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通过建成区数据与其它要素比较分析发现,成都市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空间差异主要依赖于城市自由的资源禀赋和政府推动产生的,并且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显著。(2)从时间序列来看,城市空间形态的时间特征非常鲜明。在研究期内,城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土地产出、城市建成区等空间平面形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建成区逐年增长,城市人口逐渐从西部和南部分流,城区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外扩散。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在研究期内明显分为3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分别为轴向带状扩展发展期(1986-1991)、翼间填充和跳跃式发展期(1991-1999)和多组团紧密发展期(2000-2006)。并且,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周期段内,建成区、非农业人口等因素变化变线也不相同,总来提说,经济条件较好时增长速度较快,反之较慢。(3)成都市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异速增长关系。工业总产出和非农业人口增长服从异速增长关系,说明成都市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工业总产出与建成区面积也基本服从异速增长,说明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率越来越高,其断裂的部分预示着在2000年至2005年,城市建成区相对过度发展;非农业人口与建成区面积异速增长情况较差,表明城市建成区与非农业人口增长更容易受到政府社会经济政策影响。通过对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过程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规律为:政治经济阶段性推进的演进规律;政治经济阶段性推进的演进规律、城市形态扩展地区分异规律、城镇梯度快速演化规律。最后,本文提出利用城市扩展机理研究最新成果,促进规划的科学性;政府加强对土地的控制;政府继续加强城市空间的利用这三点政策建议,以期为区域及城市规划起到若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