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机构危机管理——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内在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危机的侵袭。为此,银行机构在日常经营中,开展了包括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各种管理活动,从总体上提高了银行处理各种风险的能力,维护了银行业的平稳安全运行。 但应该看到,目前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实践还不能满足有效管理银行危机的需要,突出表现为:管理视野有限,管理强度不够,以银行危机为管理对象的非常规管理较为薄弱。 一方面,银行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对于银行挤兑、银行失败及容易引起危机的极端事件,如对经济严重衰退、市场剧烈变动、突发自然灾害、大客户财务丑闻、内外部金融犯罪及谣言等,缺乏必要的重视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的银行甚至缺乏起码的危机意识,短期行为严重,不顾及可能出现的极端后果。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主要是针对日常经营中出现的风险,其管理强度还不能满足应对银行危机等极端事件的需要。例如:常规风险管理也注意流动性的维护,每天保持一定的资金头寸,但是对极端条件下资金的运作,特别是资金成本和长时期、高强度的流动性维护问题考虑较少;也注意市场风险管理,但其管理方法建立在一般经验数据和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发生概率小但影响大的极端市场变化却无能为力。 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脱节的后果,一是没能有效防止银行危机事件的发生,许多银行危机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二是在管理危机的过程中,银行往往是被动应付,大伤元气,有的甚至被拖垮。过去,也有一些银行在危机处置上做出了成功的实践,但人们对危机处置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提炼却很不够。 近年来,在银行危机的不断冲击下,银行机构、各国银行监管当局及巴塞尔委员会已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危机管理,并开始重视危机预警、流动性应急计划、压力测试及灾难备份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刚刚开始,多是分散进行,没有上升到系统管理银行危机的高度,尤其是理论研究上还没有跟进。 一方面,现有的银行危机管理基本上都是从监管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无论是审慎监管措施,还是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对危机银行实施救助,还是实施关闭和破产,大都以监管者为主体进行。反映在现实中,银行危机管理基本上成了监管者的责任。管理重心上移,管理对象却在基层。一方面监管机构危机处置权力没有限制,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风险暴露点却无暇顾及。已有的银行危机管理研究给人一种印象,仿佛银行只与制造危机联系在一起,给监管者留下烂摊子。事实上,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在银行危机管理中各有管理空间,都能有所作为,需要协作配合。作为危机的核心相关利益者,银行在危机中有自己的利益,具有加强危机管理的内在动机和信息优势,也做出过成功的危机管理实践。银行自身的危机管理行为,应当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现有的银行危机管理研究忽视组织层面的危机管理行为和管理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简单模型化”的研究。“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将‘企业’视为一个‘黑箱’,各类经济活动都是在企业之外进行的,企业则被视为一个对周围环境作出灵敏反应的完全理性的‘整体’”。同样,个人也被抽象掉具体偏好,作为仅对市场价格作出反映的理性人来处理。反映在银行危机研究中,现有理论一般只考察监管者、银行和投资者(或存款人)三个理性的人格化主体,而不再对其进行细分,这样就忽视了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和个人行为的发生机制,所提出的措施缺乏管理手段、方式和途径的支持。银行危机准备中该如何设置管理团队、制订应急计划和针对情境进行模拟?危机应对中该如何控制危机形势、针对各方进行公关并做出有效的决策?危机恢复中该如何处理善后、把握机遇并开展有效的学习?这些管理问题少有人研究。银行危机基本上是作为个案来处理,操作随意性强,规范性差,缺乏一套成熟高效、系统适用的方法,危机管理往往是被动、仓促和无奈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下来的金融风险有待进一步消解释放。国家正有意识地减少对银行的干预,减轻所承担的责任。随着产权约束的不断硬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金融风险的逐渐暴露,四大银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压力正在增大,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信用社的生存压力也在加大。同时,随着国家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日益重视,银行业以及银行机构自身的危机管理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明确要求银行机构要制定本机构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案。在此背景下,推进银行自身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危机管理理论作为管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专门研究危机的内在规律及管理问题,其研究成果对于银行开展危机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可以用来总结提炼银行管理危机的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提高银行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鉴于目前尚无人专门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尝试运用危机管理理论,较全面地探讨银行机构的危机管理问题,权作抛砖引玉。囿于文章篇幅和笔者能力,本文研究“银行机构危机管理”,即以银行自身为管理主体,以银行分行层次的挤兑和银行总行层次的失败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全文由导论和四章内容组成。导论提出银行机构危机管理的问题,对银行机构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危机管理理论及对银行机构危机管理的适用性》,对危机管理理论作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并分析用危机管理理论研究银行机构危机管理的合理性。在危机管理理论综述中,文章讨论了危机管理的定义,回顾了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建立了基于过程、对策、系统的危机管理研究框架,并总结了危机管理理论要点。文章认为,虽然银行危机与其他的危机相比有其特殊性,但银行危机作为危机的一种形式,遵循危机的一般内在规律。危机管理理论完全可以运用到银行机构危机管理中去。 第二章《银行机构危机准备》借鉴危机管理理论关于危机准备的对策,研究银行机构危机计划、情境模拟和管理团队的问题。文章认为目前银行对危机预警较为重视,但是与之衔接的危机管理计划、情境模拟和危机管理团队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没有跟上。文章分别阐述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制订银行危机管理计划的方法,尝试制订了银行挤兑和银行失败管理计划,提出了设定银行危机情境、组织银行危机情境模拟的方法,并对危机管理团队的构成和运作,特别是危机领导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银行机构危机应对》借鉴危机管理理论关于危机应对的对策,研究银行机构危机公关、控制和决策的问题。危机公关是危机应对特别是应对银行挤兑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研究了银行机构危机公关问题,提出了危机中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公关活动的不同策略和全过程危机公关的方法。接着,探讨了危机控制问题,提出了银行失败中银行机构进行危机控制的主要策略,分析了危机控制的相关管理问题。再次,对银行危机管理中带有共性、在危机应对中尤为突出的重要问题——危机决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银行在危机中决策的原则,以及影响决策的信息和环境因素。 第四章《银行机构危机恢复》借鉴危机管理理论关于危机恢复的对策,研究银行机构危机善后、谋利和学习的问题。首先,文章对银行挤兑和银行失败的善后管理内容作了概括,分析了其中的工作重点。其次,提出了危机谋利的命题,对银行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和把握机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再次,对危机学习理论作了介绍,分析了在银行危机中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提出了开展有效学习的方法。 第五章《构建中国银行机构危机管理体系》,联系我国现实讨论了构建中国银行机构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设立危机管理机构,建立银行内部和外部危机管理支持系统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之外还应关注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针对我校的实际
人力资本投资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因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式。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较多地关注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