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理论批评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切的爱,对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怀有真诚的期待,坚持浪漫主义文学立场,提出自己的文学批评标准“感情的型”,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主导思潮之外的另一种声音。“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话语。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把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语言的媒介,形成艺术形象,转化成接受者的体验,从而使接受者达到与创作者的共鸣。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传达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目的。“感情的型”在李长之的诠释之下,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种情感类型,是来自于人类心灵的最真诚的表现,二是对人性中的永恒情思的抽象概括,三是一种艺术造型,可以表现为一种形式化的艺术形象。“感情的型”是李长之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试金石。李长之的“感情的型”与茅盾“为人生”的文学批评标准相比,李长之追求的是超越时代的人性美,茅盾追求的是对当下生存境遇的理性认识。而相比于周扬的机械的阶级论,李长之则本着非功利、真诚的态度探寻艺术的真谛,坚持客观的批评态度。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实践其他文学观的实际运用。他的批评实践意在勾勒传主的心路历程,探取传主的精神核心,由此寻觅传主精神与当下时代精神的微妙感应之处。李长之笔下的传主从古至今,人格精神一脉相承,表达了李长之的救世理想:以一己之身,承负世间苦痛,昂扬,伟大。《鲁迅批判》是李长之将“感情的型”运用于实践的典范。他不关注鲁迅头上的光环,直接走进鲁迅的心灵与其进行对话,探索鲁迅作品中的“感情的型”——爱而失望着。李长之这种真诚地直面人性的态度,是《鲁迅批判》最重要的意义。李长之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是诚恳而自觉的。他秉承着独立批判精神,对中国古典文化充满民族自信,但他也看清: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必然到来。李长之的文学观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他理想中的人是自由的人、个性的人、高贵的人和完善的人。这种人性观成为他的文学批评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著作,我们可以得出李长之自己的“感情的型”:爱而憧憬着。李长之独立地提出了“感情的型”这一整套批评标准,为文学批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这种对文学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文学人性价值的关注,有利于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