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为研究标的,重点把握我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市场这一根本特点,进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着力探讨我国在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目标设定、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路径选择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本文作者从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出发,以历史与发展、横向与纵向等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跟踪并采集了我国证券市场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大量历史数据。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纵向对照,国内与国际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论述了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和“路径选择”三个命题。 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背景进行分析,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既是我国兑现WTO承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重要举措。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当前是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机遇期。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特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证券市场国家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国际化的安全边界,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应该坚持“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原则,首先考虑市场安全,其次兼顾市场效率的提高。 本文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诸多发展中国家在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五种主要风险:市场风险、资本流动风险、金融创新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监管风险。在仔细分析了我国在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将会面临的来自于宏观和微观方面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后,对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建议:通过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完善证券发行制度,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证券市场组织制度和市场结构;强化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确保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采用积极稳妥的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存在明显的逐年衰退现象。上市公司业绩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产业组织问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要解决这一问
20世纪60年代开始,银行业进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对银行业的结构主义和非结构主义的实证分析都没有证明什么样的银行市场竞争状态才是最有效的,尤其忽视了对银行业市场竞
本文以我国证券业为研究标的,紧紧围绕国际化转型这一动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在跟踪、采集了我国证券业约19年发展历程当中大量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之上,引用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