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氮素的超额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也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如何控制氮素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代研究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应用广泛,但是普遍存在着诸如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运行控制技术不成熟和基建费用高等问题。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中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中硝化反硝化的基本理论,成为一条公认的经济、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脱氮路径。但是要将ANAMMOX工艺应用到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中还必须面对许多问题,比如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nAOB)生长缓慢,污泥浓度难以进一步提高,脱氮效果易受环境影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ANAMMOX脱氮技术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体式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Single stage 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tation,SNAP),有效容积为80L,在反应器内固定生物膜填料,通过投加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种泥使其附着在生物膜填料上,处理对象为50~2000mg/L的人工模拟氨氮废水,采用连续流的进水方式研究了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等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器的种泥和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到2kg-N/m3/d稳定运行阶段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反应器启动成功之后又相继进行了提负荷、耐浓度、碱度、温度和再启动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污泥按质量比1∶5的比例混合作为种泥,接种浓度为0.7g/L,保持进水氨氮浓度50~500mg/L,控制反应器内曝气量为0.2L/min,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范围0.1~4mg/L之间,温度30~32℃,pH=7.2~7.4,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10~12.47h之间,成功启动反应器。运行63天后,SNAP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为80%以上,总氮去除率为70%以上,进水总氮负荷1.42kg-N/m3/d,总氮去除负荷达到1kg-N/m3/d。
(2)在进水氨氮浓度为900mg/L并稳定运行后进行耐浓度实验,保持进水流量在80~140L/d之间,反应器温度28~32℃,pH值7.2~7.4,DO为2~6mg/L,ORP为70~110mv,逐步将浓度提至2000mg/L并稳定运行了一个月。结果表明氮去除负荷基本维持在1.5~2.0kg-N/m3/d之间,总氮去除率在85%以上,但是由于反应器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时出水不稳定,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可以采取两级SNAP反应器串联的方式。
(3)由三次温度实验可以得出:反应器在30℃左右时反应器厌氧氨氧化的活性最高,10℃时活性最低,而且随着反应器氮负荷的增加,相同温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三个进水氨氮浓度段的ORP分析,可以得到:进水氨氮浓度为500mg/L和1000mg/L时,实际硝氮值和理论硝氮值的比值在1上下波动,但是当进水氨氮浓度为2000mg/L时,比值几乎全部大于1,最高的时候达到2.3左右,说明在高氨氮浓度下,反应器曝气量比较大,促进了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生长,使硝氮大量积累。
(4)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到稳定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都比较稳定。共检测出8个菌门,从启动到2kg-N/m3/d的高负荷运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这两个具有脱氮功能的菌门都是污泥中最主要的菌门,在1#、2#、3#样品中分别占了72.03%、78.60、52.42%。其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菌种主要是浮霉菌门的Candidatus Kuenenia,它为能承受高氨氮浓度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器2kg-N/m3/d的高负荷运行时上部1#污泥和下部2#污泥中该种菌的含量达到了40%左右。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体式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Single stage 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tation,SNAP),有效容积为80L,在反应器内固定生物膜填料,通过投加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种泥使其附着在生物膜填料上,处理对象为50~2000mg/L的人工模拟氨氮废水,采用连续流的进水方式研究了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等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器的种泥和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到2kg-N/m3/d稳定运行阶段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反应器启动成功之后又相继进行了提负荷、耐浓度、碱度、温度和再启动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污泥按质量比1∶5的比例混合作为种泥,接种浓度为0.7g/L,保持进水氨氮浓度50~500mg/L,控制反应器内曝气量为0.2L/min,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范围0.1~4mg/L之间,温度30~32℃,pH=7.2~7.4,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10~12.47h之间,成功启动反应器。运行63天后,SNAP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为80%以上,总氮去除率为70%以上,进水总氮负荷1.42kg-N/m3/d,总氮去除负荷达到1kg-N/m3/d。
(2)在进水氨氮浓度为900mg/L并稳定运行后进行耐浓度实验,保持进水流量在80~140L/d之间,反应器温度28~32℃,pH值7.2~7.4,DO为2~6mg/L,ORP为70~110mv,逐步将浓度提至2000mg/L并稳定运行了一个月。结果表明氮去除负荷基本维持在1.5~2.0kg-N/m3/d之间,总氮去除率在85%以上,但是由于反应器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时出水不稳定,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可以采取两级SNAP反应器串联的方式。
(3)由三次温度实验可以得出:反应器在30℃左右时反应器厌氧氨氧化的活性最高,10℃时活性最低,而且随着反应器氮负荷的增加,相同温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三个进水氨氮浓度段的ORP分析,可以得到:进水氨氮浓度为500mg/L和1000mg/L时,实际硝氮值和理论硝氮值的比值在1上下波动,但是当进水氨氮浓度为2000mg/L时,比值几乎全部大于1,最高的时候达到2.3左右,说明在高氨氮浓度下,反应器曝气量比较大,促进了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生长,使硝氮大量积累。
(4)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到稳定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都比较稳定。共检测出8个菌门,从启动到2kg-N/m3/d的高负荷运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这两个具有脱氮功能的菌门都是污泥中最主要的菌门,在1#、2#、3#样品中分别占了72.03%、78.60、52.42%。其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菌种主要是浮霉菌门的Candidatus Kuenenia,它为能承受高氨氮浓度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器2kg-N/m3/d的高负荷运行时上部1#污泥和下部2#污泥中该种菌的含量达到了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