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Massive MIMO天线的新型移相器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G作为新基建的龙头,采用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进多出)天线进行网络覆盖,以满足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传递。然而,Massive MIMO天线典型具有64 TR通道,采用数字波束形成实现广域扫描和覆盖,其低效率高能耗的多通道TR收发模块带来了成本压力、散热困境和功耗剧增等问题。由此催生出两类5G天线方案:一是将垂直面多个阵列单元合并为子阵,以减少TR通道数量,但随之而来的缺点是垂直面波束扫描范围受限、副瓣抑制的抗干扰性能减弱;二是天线阵列采用机械移相器实现垂直面波束扫描,既能维持Massive MIMO天线优势,又可简化结构、节约成本、降低功耗。其中,可实用的小型化机械移相器至关重要,亟待深入研究和技术突破。针对上述移相器应用需求,本文在传统介质滑动移相器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免电缆连接且与天线有效集成的新型移相器结构。文章首先综述了移相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领域现有移相器的优缺点,概括总结了移相器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及关键技术,归纳了Massive MIMO天线的分类和选型。接着,本文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设计出三种新型单路移相器,通过仿真对比与分析选择出其中的最优方案作为基本移相器单元。然后,对优选的基本移相器进行扩展,实现了Massive MIMO天线的多路移相器,达成了天线的垂直面方向图波束赋形和扫描。最后,本文加工制作出移相器实物样机,并装配到天线阵列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验证了移相器的波束赋形和扫描效果。移相器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在1710MHz~2200MHz频段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1.3,功率分配精度在±1.5d B以内,相位离散度小于±10°,性能指标达到了工程实用的要求。同时,将移相器应用于16 TR Massive MIMO天线样机并测试其方向图,指标显示扫描下倾角偏差在±1°以内,三阶交调优于-115d Bm。本文所设计新型移相器的免电缆连接方式改善了天线的互调性能,其结构简单并与天线一体集成,达到了阵列天线布局的实用化。该移相器应用到了Massive MIMO天线产品,已投入实际使用,市场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由它引起的心力衰竭,由于其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且发病潜伏性强等因素,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具有心肌特异性,在早期诊
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广泛分布于中国渤海湾、广东、福建沿海以及朝鲜西海岸滨海湿地,是诸多沿海生态系统的优势生物种。近年来,辽宁盘锦红海滩生态系统发生了部
自20世纪西方哲学开启“生活世界”的理论转向后,生活世界便开始纳入学者研究的视野之中。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概念伊始,到海德格尔研究日常共在的世界,发展至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交往理论,再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可以说,学者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样,马克思的文本中也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观思想,只不过他的生活观与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并不相同,马克思的生活观是由其哲学革命所开启的。从古典
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启动后,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牢牢把握“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实,坚持精准督导,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推动省直机关学习
微/纳机电系统表面间的黏附作用是造成器件损伤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抗黏减摩性能的涂层常被用于微/纳机电系统接触表面,以提高表面抗黏附性能。然而涂层和基底材料特性的不匹配以及制备工艺影响而产生的较大涂层残余应力都会导致涂层/基底系统界面产生分层损伤,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涂层/基底系统界面分层失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文针对微/纳尺度下的涂层/基底系统界面分层破坏问题,通过对纳米压痕法的有限元模拟,以定量表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是计算机科学的主要部分之一。图像处理已涉及到当今社会许多领域,例如医学,安全,技术,娱乐和媒体。对于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关于交通和道路安全,对车辆的跟
1.5 μm单频激光具有极窄的光谱线宽、较长的相干长度、极低的噪声、良好的光束质量等特点,同时1.5 μm单频激光处于大气透过窗口且在石英光纤中具有极低的损耗,因此在相干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给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车牌是识别车辆最重要的媒介。因此,车牌识别系统作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交
图流是一种大规模的、高度动态的、无止境的图结构,其节点和边以流的形式快速到达,图流的这些性质使得它很难被存储在内存里面,甚至磁盘上。很多应用可以用图流来描述,例如社交网络、电商网络等。在这些应用中,链路预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目的是预测网络中尚未产生连边的两个节点之间产生链接的可能性。然而,在图流中,针对节点的链路预测相比于常规意义上的链路预测有着更广泛的应用。考虑好友推荐的例子,好友推荐系统一
工艺尺寸的缩减及供电电压的下降,使得节点电容及节点存储的电荷都变小。因此,较小的错误电荷就能使节点的逻辑状态发生变化。由于电荷共享机制,单粒子撞击也可以导致多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