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石溪是“中国的动物小说大王”,他的动物小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书写了一段段或惊险刺激或千回百转的动物传奇。在这些动物传奇中作者对动物世界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展开了丰富而全面的描写,形成了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景观。我国文学界的学者们从沈石溪动物小说作品的主题、艺术特征、生命意识、生态意义、审美意义、真实性等文学研究层面出发对沈石溪的动物文学创作进行了多方面深刻的透析和研究。但是沈石溪动物文学创作中无处不在的暴力叙事却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更鲜有人对其展开探讨研究。暴力叙事是动物文学创作无法越过的一个课题,也是近年来在其他文学创作领域也风生水起的一个课题。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动物文学作家的代表——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中的暴力叙事进行研究,无论对于暴力叙事研究本身,还是对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研究,乃至整个动物文学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采用的主要是理论透析与文本细读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在论文的第一章中对文学中的暴力、叙事作为小说的界定、暴力的叙事等概念内容进行了廓清和界定。在明晰这些概念内容的基础上,第二章通过文本细读对沈石溪动物小说暴力叙事的三个基本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即暴力与复仇、暴力与权力斗争、暴力夺偶与暴力贞洁观。第三章则对沈石溪动物小说暴力叙事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一些探析和研究。认为沈石溪动物小说创作中的暴力叙事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根源于暴力的动物世界的文学取材,二是根源于中国传统侠文化的暴力崇拜。而究其影响来说主要分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和对儿童读者的影响两个方面。在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上,沈石溪动物小说从中国侠文化传统视野出发来书写动物世界,为动物文学提供了一个既富有文化深蕴而又常写常新的创作角度和文学视野。但沈石溪动物小说暴力叙事对于暴力的集中关注和描写,却又在无意中呼应了中国当下动物小说中以刺激读者负面欲望和本能为卖点的暴力、虐杀与死亡描写潮流,从而可能带来一些不良效应。沈石溪动物小说暴力叙事对于读者来说,亦会造成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的一面是让读者在对暴力叙事的阅读中得到暴力本能的疏泄和释放,消极的一面则是可能会误导读者形成暴力的价值观。沈石溪先生在创作中也意识到了暴力叙事可能会给青少年读者带来的消极影响。他总是在对暴力的叙事过程中,通过设计暴力之下人物的悲惨结局等手段来巧妙地提醒读者暴力的危险和危害性。但是,作为一位多产作家,沈石溪在间或一些作品中没能对读者给以足够的关注和引导的情况也是偶有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