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不但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自身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面旗帜。然而,无论与国内公办高校相比,还是与国外民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在教师队伍这一方面,还存在流动性大、职业倦怠率高、缺乏心理归属感等问题,这都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而这又自然离不开教师队伍科学和健全的激励机制。笔者在JT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对民办高校在教师激励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学校为激励本校教师爱岗敬业,也设计了一些激励制度,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仿效公立学校建立职称晋升制度,根据教学水平提高待遇等。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民办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先天不足,加之建校之处就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这都为激励制度本身的建立埋下了隐患。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出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分析了 JT学院教师激励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调查中,笔者设计了两张问卷,即满意度问卷和激励因素问卷,并就问卷反映指标背后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相关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当前学校的教师队伍确实缺乏稳定性,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向其他行业和公办高校跳槽。再加上职称晋升困难、薪酬增加缓慢,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水平。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根据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改进各种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在职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设计合理科学的测评系统,针对不同的教师设计出适应不同类型教师需求的激励模式。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比如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文化激励等,形成有效且持久的开放的教师激励制度,根据工作特色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以求进行全面公正的考核,创建宽松互动的工作模式,促进教师自愿积极地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最终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