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足球运动进入职业化,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成批的出现。然而这些年内蒙古高职院校的足球水平并没有像预先的想象快速发展起来。高职院校的足球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足球代表队的建设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给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特别是给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12所高职院校的足球队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内蒙古自治区12所高职院校足球场地设施齐全。有8所高职院校拥有人造草地足球场,2所学校是砂石足球场,另外2所高职院校的人造草地足球场正在建设过程中。所有高职院校都具有进行力量训练的健身房。上述充足的足球场地和设施,都给足球运动在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条件。第二,内蒙古自治区12所高职院校男子足球队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校方拨款,没有社会企业的商业赞助。经费只能基本满足足球队赛前训练和比赛的需要,用于科研和参加国内各种高水平的比赛的经费较少,导致训练质量不高。第三,内蒙古自治区12所高职院校204名球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至22岁”占总人数的52%,民族结构以汉族和以蒙古族球员为主体,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自区内的普通高中。笔者对运动员六项身体素质成绩进行调查,经过评定六项素质整体处于良好水平。蒙古族学生的心肺能力和有氧耐力素质好于汉族学生,尤其是在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方面表现更为优秀。第四,内蒙古高职院校22名足球教练员全部是男性教练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岁至35岁”。教练员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初级职称占大多数,教练员队伍整体呈“年轻化”。第五,大多数教练员没有参加过亚足联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执教年限较短,而且发表论文较少,整体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