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膦氮配体及其过渡金属络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在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膦氮配体的一般合成方法及其金属络合物在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膦氮配体及其过渡金属络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在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膦氮配体的一般合成方法及其金属络合物在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的膦配体和氮杂环配体,利用这些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特异结构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并利用FT-IR、NMR、ESI-MS、元素分析、X-ray单晶衍射等分析方法对络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根据一些金属络合物的结构性质,研究了配体与过渡金属化合物在一些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合成了吡啶桥联的膦配体L1-L3。用配体L1与Pd(COD)Cl2反应得到了一个十五元大环金属络合物;利用配体L3与Ag(CH3CN)4ClO4反应得到配体与金属之比为3:4的四核金属络合物,络合物中存在Ag-Ag相互作用,其中内侧的Ag呈三配位模式,外侧的Ag呈四配位模式。合成了亚胺膦配体L4,用其与Pd(COD)Cl2、Ni(PPh3)2Cl2反应,得到的金属络合物的结构均通过了X-ray单晶衍射的证实。
2.合成了噁二唑膦配体L5-L6。利用配体L6与Cu(CH3CN)4ClO4反应合成了由两个配体分子与两个铜离子构建的[2+2]型金属螯合物;利用配体L5/L6与Cu(CH3CN)4ClO4原位催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该催化体系有效避免了炔自偶联产物的生成,对芳基碘的反应活性很高,对芳基溴也有一定的活性,反应中不使用昂贵的Pd及有毒性的胺,同时对其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3.合成了芳基桥联的氮杂环配体L7-L14,利用部分配体与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金属大环化合物。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发现配体L7与Co(ClO4)2·6H2O反应及配体L8与Cu(ClO4)2·6H2O反应均得到了配体与金属之比为2:1的金属环番。
其他文献
有评论说,凡是先吃鱼背的,戳坏鱼头的,不会拆骨的,都不是真正的行家。别的都容易理解,拆鱼头是个什么讲究? 袁枚说“食鸡取跖,烹鱼去乙”,意思是说会吃鸡就吃鸡爪,会吃鱼要去头骨。“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乙”就是鱼眼旁边、鱼头上面积最大的两块骨。 当众吐骨当然非常不雅,有辱斯文,所以为客人拆好分盘,是主人的义务和修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拆鱼头的个中好手。 真不会拆骨怎么办?
抗体在固体表面的固定化是成功构建免疫传感器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固定化方法对转换器表面上的抗体—抗原反应将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人们将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硫作为锂硫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理论比容量可以达到1675mAh/g,理论比能量可达2600Wh/Kg,还具有质量轻,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传统的锂电池材料中脱颖而出。但是硫的实际应用也
近几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相对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可弯曲折叠以及可调节的带隙等优势而被广泛关注。然而,空穴传输材料的成本较高、导电性差和
本论文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硫酰胺修饰的组氨酸衍生物对二氯乙酰基单保护顺式邻二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
对于酰基单保护的内消旋顺式邻二醇,如果酰基上连有拉电子
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并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及卫生健康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构建C-N键是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关键。故而,有机合成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求更为绿色、高效的方法来实现C-N键的构筑。近年来,C-N键的构建反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方法,其中通过自由基反应构建C-N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反应由于反应高效而备受化学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利用金属离子与溶剂的配位作用,采用前驱体路线,首先合成出具有特殊形貌的无机氧化物前驱体,然后采用高温焙烧的方法得到保留有前驱体形貌的无机氧化物(TiO_2 , NiO, MgO和NiTiO_3)。利用SEM、XRD、TG、FT-IR、TEM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得到的前驱体以及氧化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前驱体和反应过程的研究,对制备的无机氧化物的生长机制提出一些合理解释。通过对氧化物的表征,研究了形貌
I2/I-电对具有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和良好的可逆性能,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器,能够得到高的倍率性能和比容量。多孔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孔径,丰富的孔结
日本丰桥技术大学开发成功超高灵敏度磁传感器。它有薄膜磁芯型与立体磁芯型两种。该传感器是将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应用于磁通闸
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