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推进,一部分学者从“专业发展”、“专业标准”方面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应然的规范,另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不胜任教师”,力图通过消除“不胜任教师”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探讨“不胜任教师”,先析其涵义与类型,并剖析各类“不胜任教师”的成因,进而根据成因提出应对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要如下:第一部分梳理已有研究发现,“不胜任教师”涵义模糊并鲜有分类研究,由此处理策略缺乏针对性。据此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从内涵分析至类别研究再至对策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访谈调查,对“不胜任教师”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展开研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要求,把“不胜任教师”分成拒斥型、薄弱型、停滞型以及受阻型四类,进而从“显性”与“隐性”,“主动”与“被动”两个维度探讨各类“不胜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各类型“不胜任教师”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探析各类“不胜任教师”的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不胜任教师”成因各异,例如,拒斥型“不胜任教师”大致由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个体心理存在偏差与教师合理权威的消解等原因所致,缺陷型“不胜任教师”则由学习机制不健全与教师学习成本与收益的矛盾导致。第四部分根据各类型“不胜任教师”成因不同提出应对策略。“不胜任教师”的处理,应首先建立清退机制,其次需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与合理权威,再次要促进教师更新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最后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掌握学科教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