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质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制药、食品加工、工业制造及环境保护等各领域的除杂、脱色、脱臭。榛子壳的独特结构使其成为生产活性炭的良好原料。本实验以果壳废弃物榛子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浸渍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48.5%、活化温度494℃、活化时间117min、料液比1:2条件下,榛子壳活性炭产品的碘值为1029mg·-1。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等方法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64.00m2.g-1,平均孔径为3.17nm,总孔容为1.08cm3.g-1,表明榛子壳活性炭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作为一种环保型低成本吸附剂。以榛子壳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脱色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加入量为10%,脱色时间为60 min,脱色温度为60℃,搅拌速率为250 rpm时,活性炭对废弃食用油脂的脱色率达到69.2%,脱色效果最佳。说明活性炭作为固体吸附剂对废弃食用油脂的脱色有一定效果。本试验研究了榛子壳活性炭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榛子壳活性炭用量为0.4g、pH值为2、接触时间为4h、溶液初始浓度为50mg.L-1时,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98%。同时,利用动力学模型及等温吸附模型对榛子壳活性炭吸附水中Cr(Ⅵ)的实验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榛子壳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所得拟合结果表明,Langumir等温吸附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该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综上,初步判断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属于单层吸附。
其他文献
试验采用不同的浸蚀剂对水泥原料岩石抛光片进行浸蚀,使用反光显微镜观察其岩相结构。结果表明盐酸或者盐酸与醋酸混合物对石灰岩浸蚀效果最佳,岩相观察明显。研究表明,黑色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 ,选择 VOA广播新闻的首句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首句与整个语篇在语义上的比较 ,考察了它们在语篇中的功能——统领全文的核心句 ;在此基础上 ,描
<正> 自2006年9月民生银行发售我国首只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以来,结构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流。全面认识其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对于对此类理财产品感兴
经济学关于投资选择模型的分析和研究从属于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理论。本文通过对选择理论的概要回顾和评说,将投资选择模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对每一种模型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正>0引言研磨体是球磨机粉磨系统选择性很强的一个指标。就最大直径而论,球磨机通常选用100mm左右,粉磨难磨物料则需增大至110-120mm,而以小段研磨体为特征的高细磨只需30-4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能够在多种诱导条件下向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方向分化。文中通过采取连续细胞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坚持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起止年限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登记簿、权属证书"四相符",承包地块、面
本文对147个土壤样品的10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6个主成分,并求得土壤样品6个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聚类指标,
腌制鱼类是中国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食品。腌制鱼类除了含有新鲜鱼类的一些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外,还具有本身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物质,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着广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路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