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各项政策、意见都引导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趋于完善。但仍有部分传统保护措施存在误区,导致村落走向衰败和消亡。本文选取了川东北地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分析方法来解析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将句法分析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综合分析,提出从环境空间格局、聚落空间格局和建筑空间格局三个层次揭示传统村落选址、聚落空间和建筑空间特征。最后总结川东北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和总体特征。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川东北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对空间格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地形地貌对环境空间格局和聚落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地形坡度直接影响聚落形态和道路空间结构的形成。第二,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思想影响了村落的山水格局,揭示了川东北传统村落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礼制思想、宗族文化等对建筑空间格局的形成影响较大。建筑空间是人感知和认知最直观的,因此人文环境要素是其空间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从新的研究视角剖析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征,尝试提出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空间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完善我国地域性传统村落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同时为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WTO之后,教育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将面临着众多挑战与机遇.本文阐述了重庆市高等教育的现状,按照WTO服务贸易中的教育服务新规则的要求分析了加入WTO对重庆市高
绿色原则的确立,是民事立法向生态化革新的突破,它植根于绿色发展理念,承载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价值,不仅具有重要的资源环境保护宣示作用,还能够基于环境公共利益对意思自治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条件。针对地方性高等学校的特点,探讨了大型仪器管理的模
摘要: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说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能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声音,而是声音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迹。“所指”也并非客观存在的实物,而是代表实物的概念。心理印迹与概念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也无理据可言。在具体一门语言内,在象声词等声音符号中的象似性是极低的,但是在象形词、合成词、派生词等书写符号中却有一定的理据性。  关键词:任意性;象似性;能指;所指;
结合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复合式冷再生基层实体工程项目,研究了复合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验收等,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