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是古代中国与安南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与安南两国关系从传统的以朝贡为纽带的藩属关系向近现代的国家关系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整个清代中安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清朝顺治至雍正时期又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在整个清代中安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后来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明朝末年,中原大地上烽火连天。在对农民起义军和满洲铁骑的不断作战中,明朝政府逐渐衰落下去。而这一时期的安南也陷入四分五裂之中,中兴黎朝、高平莫氏、广南阮氏、宣光武氏各自为政。明朝出于种种考虑,采用了“双重承认政策”,与安南的中兴黎朝和高平莫氏建立了藩属关系。清朝初年,中安双方均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形势。清军入关后,经历了同南明政权、农民起义军、“三藩之乱”、苗民起义、准噶尔部叛乱等势力的对抗。同时,朝鲜、琉球、安南等藩属国不承认其正统和上国地位,安南中兴黎朝还一度与南明王朝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同一时期的安南,中兴黎朝和广南阮氏南北对峙,更有宣光武氏和高平莫氏割据于北方一隅,黎朝致力于消灭宣光和高平以统一北方。广南阮氏则在南方与占城等国进行战争,以开疆拓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安南各方政权在南明灭亡之后陆续向清朝“请封”,而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双重承认政策”,与中兴黎朝和高平莫氏建立二元政治关系。康熙五年(1666年)中兴黎朝攻灭高平,莫氏向中国求救,清朝为了保护藩属,通过外交手段让莫氏重新割据高平。康熙八年(1669年),黎朝消灭宣光武氏割据势力。康熙十六年(1677年),黎朝趁乱再灭高平政权,并通过外交手段让中国放弃对莫氏的支持,最终统一安南北方。统一北方的中兴黎朝终于成为了清朝唯一册封的安南政权,尽管南方还有阮氏势力,并且数次遣使入清,但是清朝自此只与黎朝建立一元政治关系,并自始至终只和黎朝进行政治往来。其后两国关系在藩属体系下稳定发展。但统一了北方的黎朝开始蚕食清朝领土,并在雍正时期和云贵总督产生激烈对抗,雍正皇帝“宽大为怀”,将争议领土赐予了安南。从清朝顺治至雍正时期中国与安南的藩属关系来看,双方关系大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即1644年至1667年,这一时期安南各方逐渐放弃和南明政权的藩属关系,转而向清朝“投诚”,最终清朝和安南黎朝、高平莫氏建立起二元藩属关系;第二阶段即1667年至1677年,这一时期安南黎朝灭亡宣光武氏、高平莫氏,统一安南北方,最终和清朝建立起一元藩属关系;第三阶段即1677年至1735年,这一时期是清朝和安南黎朝一元藩属关系的继续发展。双方在此期间有领土争端,也有友好往来。清朝与安南的藩属关系中,双方一直遵循着务实的原则进行交往。任何一方的国内局势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双方关系的转变。而藩属关系的建立,对双方稳定国内政局和维护边疆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