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若干经典著作中都可见关于税收思想的相关论断。这些论断在传播的过程中亦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所接受并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税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与当时大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可分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个时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与上述几个发展阶段税制思想的互动为中心展开论述,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并就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加以说明。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基本内容,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相关论述。第三章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变迁和应用。土地革命时期,为应对各种形势和危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作为自己的税收主导思想,这一时期的税收思想突出了税收政策的“阶级性、革命性”,一方面坚决打击反动落后势力,“打土豪,分田地”,另一方面提出“仁政”的税收思想,努力减轻人民负担;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发展抗战队伍,提出了“发展生产,精兵简政,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面积的扩大,税收走向统一集权管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重点发展公有制,发挥税收作用改造私营工商业,税收为社会主义革命服务,其中的很多治税思想想至今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利用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鼓励发展对外经济,九十年初期的税收政策产生了滞后性,不适应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形势,一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直到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后,才成功的解决了各种宏观财税问题:新世纪开始后大力发展依法治税,税收法治成为税收思想的主要趋势。第四章分析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税收思想产生及变化的原因。第五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的意义,从革命和建设两方面来研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第六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对当前税制改革的启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税收的基础以及新时期中国税收的特点来研究。综上可见,一国税收思想的形成与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在中国发展演变即是很好的例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的相关论述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变迁、特点及意义为切入点,论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各个时期中马克思主义税收中国化的变迁历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