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研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设计统一调查量表,收集的pSS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常见症状、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主要证候分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虚血瘀三组,兼夹证分为热毒证、血瘀证和湿热证三型。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一般情况用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收集到的78例患者中,主证分布特点为气阴两虚证最多,占52.6%;其次为阴虚血瘀证,再次为肝肾阴虚证;兼证中,血瘀证>热毒证>湿热证。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虚血瘀三组主证的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时间上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上:pSS患者的常见症状依次为为口干、眼干、鼻干、关节痛、乏力和皮肤干燥。不同主证比较,乏力、脱发两个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征上:pSS患者猖獗齿>腮腺肿大>口腔溃疡>紫癜,不同主证比较,口腔溃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上:pSS患者主要以舌红、无苔、少津为多见,红舌在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中多见,暗红舌则主要出现在阴虚血瘀证;脉象以弦、细脉为主。血细胞:白细胞下降者占33.3%,各血细胞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RF、ESR、CRP、IgG、γ-球蛋白:均值在三组主证中均高于正常值,不同主证比较,CRP、γ-球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证CRP均值低于其他两证型,阴虚血瘀证y一球蛋白均值低于其它两证型。抗核抗体中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为在阴虚血瘀组的阳性率较高。不同主证比较,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抗SSA抗体在阴虚血瘀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而抗SSB抗体在气阴两虚组的阳性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体征有口干、眼干、鼻干、关节痛、乏力、皮肤干燥、猖獗齿,舌象为舌红、无苔、少津,脉象为弦细脉。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多见,其根本病机为气阴两虚。3.血瘀证也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常见证候,瘀血内阻是该病的重要病机。4.根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证型特点来看,提示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