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其他文献
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炭能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可是因为煤炭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给大气造成的污染特别的严重,所以,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使用煤炭能源的程度相
期刊
相对而言,路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的挑战要应对,要积极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充分满足可关键需求.服务型的体系建设,旨在更好的解决过往的问题,同时还需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模具制造工艺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新型的模具制造技术越来越多,模具制造设备越来越向高速、精密、自动化方向发展。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工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严重致盲的眼科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有高度近视眼病史的患者。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前防止视网膜脱离扩大,术后防止视网膜再脱离、眼内出血等并
随着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发展,无线网络间交叠覆盖、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混合的无线网络——异构无线网络。为实现异构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协同管理,异构无线网络的融
商贸公司结合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来进行内部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相互促进.如果商贸公司的内部控制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么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会层出不穷,甚至
期刊
<正>电视晚会中的节奏就是导演按照晚会节目自身的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美学标准,合理安排节目模式构成。使整个晚会的创作意图和主要表达思想通过艺术手段引起受众整体审美
电力工程施工涉及的环节众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事件,在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会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为了有效减少安全事件
期刊
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引入基于MOOC理念的“四维项目驱动”教学法,即引入“四维”项目型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及注重过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