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科学、知识和信息三位一体主导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即信息时代,信息素质, 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护理专业大学生应达到怎样的信息素质要求及何培养和评价她们的信息素质,将是护理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应为:通过在校教育和实践所形成的,对获取和利用护理及相关专业文献方面较为稳定的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大主要构成要素和若干子要素,并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确立了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为下一步开展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起点。其次我们运用自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量表和信息素质调查问卷来了解和分析当前上海地区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海地区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整体信息素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①信息意识不强,量表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行为倾向得分较低,而信息认知状况尚可,两者存在背离现象;②信息活动缺乏经常性:护理专业大学生去图书馆及上网查询资料的频率很低,而“学习任务重”及“文献检索及运用网络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③缺乏特定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除了教科书外,护理专业大学生阅读课外专业书籍、期刊的人数很少,特别是护理专业书籍、期刊,同样阅读外文文献资料的学生人数也很少;④信息检索和信息运用的实践机会较少且能力较差:护理专业大学生对各种常用的护理专业网站、期刊和光盘检索等信息源很不熟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的程度不高,文献检索平均成功率较低,另外曾撰写过综述或论文的学生人数比率较低;⑤学校护理信息环<WP=5>境和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责任意识都不尽人意。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初步提出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①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护理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②护理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激发其信息需求和行为倾向,使之形成敏感而强烈的信息意识;③切实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教学和实践培养;④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⑤优化学校信息素质培育环境,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本研究提出可通过运用“引文分析法”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毕业综述或论文进行评估,来达到终末评价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