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不可割离的外在环境,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然而,无论在何种改革形态中,教师都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关键变革因素,他们的行为变化是判断改革成效的有力标准。虽然近些年来不乏有关教育改革中的教师行为研究,但大多没有从教师视角出发,于一个较长时间段内描述和解释他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变化。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中选择了“行政型”和“专家型”两种改革模式,将宏大的研究背景放到较为具体的改革形态中进行研究,对不同改革模式中的教师行为变化实态进行“深描”,以图勾勒出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教师群体行为类型,并通过对这些不同改革中的行为类型比较,来反思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问题、教师行为发展的特征,同时寻找出生发教师“新行为”系统的土壤。为了达到这一研究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较为全面的实证资料,力求真实反映和分析出改革现场中的教师实然行为表现。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作为文章写作的起点,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教师行为综述和本文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了“行政型”教育改革和“专家型”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在改革的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常规化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主要行为类型,并分析了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一章对两种教育改革中的教师行为类型进行了比较和反思,主要涉及行为主体的比较、行为表现的比较以及行为生成环境的比较,同时基于行为比较来反思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行为发展的一般特征以及用以生发出“新行为”系统的条件,以期为教师发展和改革的顺利实施提出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