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证券市场出现以来,上市公司就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主要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会计盈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为决定资金投向和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所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是否真实,有无进行盈余管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能否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也间接测试了政府监管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盈余管理是旨在有目的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讲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与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学者主要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处于特殊时期的上市公司,相对地,对于特殊行业的研究则较少,例如对政治敏感性行业──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农业上市公司是代表我国现阶段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企业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因此,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特别关注,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有相关的扶持政策.笔者推测这些极有可能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权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深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动机。在此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中农业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为样本数据,运用管理后的盈余分布法,实证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最后,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哪些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及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盈余管理理论基础研究,在界定盈余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的特征及其产生的一般条件;第三部分是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评述,在理论上进一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第四部分是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是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常用手段分析;第六部分是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问题研究;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实证分析,54家农业上市公司2002年到2005年的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都不服从正态分布,两项指标有人为干扰的可能。从这一结果可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2.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归纳出农业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常用的三种手段:利用关联交易,非经常损益和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这几种手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一般条件,并结合农业上市公司自身行业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