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行诗,这种欧洲最古老的格律诗体,应和着新诗运动,于上个世纪2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来,创作历程绵延了近八十年,先后有一百多位作家、诗人参与创作了近2000首作品。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但客观地说,除了在三十年代初和四十年代出现了小小的热潮,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里,它都是默默无闻地在中国文学多元体系里处于边缘状态。无论从读者群、作者群还是从影响来看,十四行诗在中国都不能说是做得成功的。这里有新诗本体发展的规律,有十四行诗自身的局限,也有时代社会的原因及诗人自身的原因。一种诗体兴盛和衰落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的,本文梳理了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探讨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得失及其原因,尽可能全面而系统的阐析了中国的十四行诗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 本文引言部分介绍了十四行诗的起源以及在意大利和英国的发展状况,旨在对其在中国的流变作一个参照和比较。接下来以新诗发展作为背景,将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十四行诗流传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对十四行诗在中国移植后的创作和变异进行了历时的、动态的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形式建设的缺失。中国十四行诗的格律创作情况就是“大体则有,定式则无”,由于新诗的格律和形式问题至此都没有一个定论,对十四行诗的形式要求和规定,基本上都只遵守了“十四行”这个特征,对其他形式特点的把握则各有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认识。 第三部分从外围因素的影响着手,从传统文化、自由诗和格律诗的对抗、政治和社会的扼制以及诗歌地位的衰落等方面探讨了十四行诗其由盛而衰并最终被边缘化的原因。十四行诗与我们传统诗歌是有一定契合性的,但是由此走入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诗要反传统,要输入新的诗体样式,另一方面引进的新文学形式却是西方古老的格律诗。十四行诗同时也遭遇到言语的困顿,豁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新文化要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但新诗的语言和形式还没有建设成熟,传统文化的浸染使诗人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感到困惑和茫然。社会、政治力量对文学的发展传播是有着重要的制约力和影响力的。战时文化心理和中国革命的客观需求,使得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前六十年一直处在被主流文化放逐的地位,人们不能在那样的环境中从容冷静地思考精致的格律诗体的创作问题。八十年代虽然十四行诗重露头角,但自由诗一直占领了诗歌的主流阵地,再加上九十年代后期整个诗坛的没落,所以十四行诗也几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