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创面也称为难愈合性创面,深部组织长时间无皮肤覆盖,可引起局部感染,局部长期大量渗出、局部多重耐药菌生长,甚至全身严重感染,严重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1]。负压引流技术在临床上的慢性创面治疗中大量存在。1989年,哈尔科尔和同事描述了纱布封闭吸引伤口引流。1997年,阿根廷和莫里基斯描述了通过泡沫控制吸力以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他们将负压伤口疗法称为负压引流技术(NPWT)。但部分文献指出,创面组织的氧合指数由于负压引流可严重下降,创面愈合延迟[2]。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TOT)的联合使用据近年相关报告证实可更好的促进创面血管和纤维蛋白原(Fb)的生长,创面中各种修复细胞增多,是一种更优越的治疗方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