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初至拾取静校正方法在复杂地表煤矿区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s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是准确获取煤矿区地下构造信息的重要处理环节。近年来,随着平原区煤矿勘探工作不断完善,煤矿区勘探工作逐步转向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在山区,地形复杂,沟梁纵横交错,高程强烈变化;表层岩性变化剧烈,低速带岩石构造复杂,地震波速度纵向与横向变化快;在黄土覆盖区,巨厚黄土层影响原始地震资料的采集质量。同时,干燥松散黄土层与质密黄土层地震波速度差别较大,激发与接收条件难以一致。上述特征给在山区、黄土覆盖区开展地震勘探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带来一系列困难。本文针对当前在复杂地表煤矿区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应用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将折射静校正技术应用于试验参数的论证中,并以实例表明此思路对于复杂地表煤矿区的地震参数的确定是有效的,有利于优化采集参数;其次,通过二维模型的正演模拟,得到野外静校正的空间接收特征及校正效果,并通过实例说明野外静校正对单炮和叠加剖面的改善;最终,给出了在复杂地表煤矿区应用静校正技术的经验结论,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1)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应用于试验参数的确定,是复杂山地或黄土塬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参数试验的一条新思路,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2)在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区,近地表速度调查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有勘探前景的二个凹陷。文中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从古水动力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作用出发,恢复出各主要目的层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水动力演化
当发生火灾或踩踏事故时,人员疏散困难问题往往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紧急情况下人员行为和人员疏散规律的研究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意义重大。但由于灾难性事故的
岔河集油田是华北油田两大类型之一的砂岩油田,二十年来围绕如何进行产量接替保持油田稳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田剩余油分布变得极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