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OpenSees联合编程的粘弹性减震结构混合试验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试验是将结构中不易数值模拟的非线性较强的部分作为试验子结构,其它容易模拟的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通过计算机和作动器控制系统相互通信,从而实现全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混合试验结合了拟动力试验与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优点,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试验方法。然而,随着计算模型的日益复杂化、大型化,传统的简化模型已不再适用。因此,为了提高混合试验的应用范围与准确性,OpenSees有限元软件凭借其建模方式简单、弹塑性分析能力强以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被引入混合试验研究之中,大大促进了混合试验的发展。但是,现如今大多应用OpenSees的混合试验研究都是基于混合试验系统框架软件Open Fresco,该框架软件仅能与特定的试验控制系统相连,限制了混合试验的推广。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利用Matlab软件现有且可开发与众多软件及作动系统接口的优势,作为OpenSees软件与作动系统的通信中介,开发基于Matlab-OpenSees联合编程的混合试验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了基于Matlab-OpenSees联合编程的混合试验系统的开发。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设备的选型与性能,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开发原理与思路。硬件设备包括作动系统模块、控制器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软件系统包括下位机软件模块、Matlab模块、OpenSees模块以及Matlab-OpenSees接口模块;2)利用网络通信原理开发了基于TCP/IP网络协议的Matlab-OpenSees接口,以OpenSees为服务器,Matlab为客户端实现了Matlab与OpenSees有限元软件之间建立通信并实时传递数据的功能;3)针对所使用的电动式作动系统的力加载特性,开发了基于位移传感器反馈的PID控制器,详细介绍了控制器的总体架构与设计思路。并且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混合试验系统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准确性;4)运用所开发的混合试验系统进行了三层平面粘弹性减震结构混合试验、三层立体粘弹性减震结构混合试验。通过混合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Matlab-OpenSees联合编程的混合试验系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且,通过混合试验结果与未加阻尼器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粘弹性阻尼器在结构中可以发挥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开发了基于Matlab-OpenSees联合编程的混合试验系统,通过Matlab-OpenSees接口实现Matlab与OpenSees之间实时传递数据的功能。该系统以Matlab作为中介连接OpenSees与作动器控制系统,对作动系统的要求较低,适用面广泛;2)以粘弹性阻尼器为试验子结构完成了从平面到立体的粘弹性减震结构混合试验,并验证了粘弹性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减震效果。
其他文献
移动式热能储存是一种灵活高效的供热技术,该方法不受供热管网距离不足和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限制,解决了热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然而,将目前常见的储热材料用于移动式储热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水适合用于100°C以下的热能储存,熔融盐易冻结、易腐蚀,混凝土在高温下化学性能不稳定,赤藻糖醇等潜热材料存在热分解、过冷等现象,化学反应储热材料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等。本文通过对移动式储热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
论文选取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地方建构的过程、机制、阶段性结果和空间使用评价。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和老城更新的典型空间,其物质空间及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特征。本文通过对夫子庙改革开放以后的更新活动进行梳理,试图探索以下问题:夫子庙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状态的?在其更新的不同阶段都展现出了怎样的地方性,以及分别是由哪些动力机制主导的?空间使用者是如何评价夫子庙的地方性
随着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国内新建了众多大型钢结构建筑,其结构形式日益新颖,构造越来越复杂,结构跨度越来越大。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吊装作业,偏载是影响吊装过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加以重视。因此,对偏载作用下大型钢结构吊装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我国某核电站核岛建设中大型钢结构为具体对象,对该结构吊装安装过程进行力学分析,重点研究风载以及自
在当前电网侧削峰填谷对储能技术的宏观需求和煤改电的政策背景下,发展谷电蓄热供暖技术对于促进低谷电消纳和实现清洁供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占据建筑内部一定的使用空间,而相变蓄热装置由于其介质本身的低热导率使得蓄存的热量难以取出,电能转化为有效输出热的系统整体效率不高,因而目前缺少结构简单实用、经济性较好的分散式蓄热电采暖装置。为此,本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谷
新风供应是保证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现有民用建筑普遍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引入新风,这不仅存在引入新的污染源,造成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的隐患,还会引起空调能耗的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一种可实现热回收的新型热电式新风设备进行了研究。以南京地区某建筑面积为24 m2的办公室作为应用载体,新型热电式新风设备为研究对象,该设备送风量为110 m3/h,利用热电模块的制冷制热功能及热管换热器的高效传热性实现对
相比于城市规划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针对乡村地区的建设引导工作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直到近些年在乡村政策推动下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当前乡村地区重规划轻实施的倾向严重,乡村建设存在决策难、实施更难的突出问题,这直接反映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的失效。县域作为经济社会与行政管辖的基础地域单元,具备中观空间尺度和相对独立的行政事权的双重特性,进一步突出县域层级对于乡村建设的约束和引导能力,由此在这一层级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以提升品质为目标的存量发展阶段,城市产生了特色化和品质化的发展需求,城市特色风貌的彰显在城市空间环境提质、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特色风貌的规划与管控实践中缺失针对建筑群落、城市街区的中间层级,缺少针对城市风貌管控的有效抓手。因此对城市特色风貌的现象与格局进行规划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以期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管控中,实现城市空间风貌与品质的最
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
对于大型的土木结构而言,荷载是作用在整个结构上的,但关键节点、复杂的多杆交汇处等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仅用单一的梁单元势必会因为过度的简化忽略很多实际的情况;但全部利用实体模型,又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且运行时间较长。应对此类情况,本文中拟研究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与缺陷等效的方法,建立新型含损伤的等效钢筋混凝土梁单元;基于建立的新型含损伤梁单元,建立格构模型,描述模拟构件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