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后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持续的低氧与神经细胞继发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临床治疗的复杂化,加重社会及家庭负担。尽管目前创伤后ARDS的危险因素被广泛关注。但单纯颅脑损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类型,ARDS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后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持续的低氧与神经细胞继发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临床治疗的复杂化,加重社会及家庭负担。尽管目前创伤后ARDS的危险因素被广泛关注。但单纯颅脑损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类型,ARDS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近4年间符合筛选条件的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住院TBI患者共210例进行了亚组分析。选取入院后发生ARDS的TBI患者共62例,为观察组;选取4年间的未发生ARDS的住院TBI患者共148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吸烟史,呕吐史,休克史)、创伤程度(AIS评分、ISS评分、GCS评分)、相关化验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T、INR,碱剩余),相关治疗(颅脑手术、输血、补液)以及临床结局(MODS、住院日、死亡人数)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210例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中有62例患者中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约为29.52%。在观察组中72.58%患者出现ARDS时间在受伤4天内,几乎所有的病例出现ARDS时间在颅脑创伤后9天内。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7种因素(男性、误吸、GCS评分、输注血小板、颅脑手术、入院12小时内BE<-6、休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可能与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的发生有关。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4种因素GCS低评分、男性、血小板输注和休克是重型TBI后ARDS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尽管两组之间的全因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ARDS组的患者MODS发生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的发生率约29.52%。GCS低评分、男性、早期输注血小板、休克是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颅脑损伤早期后注意识别GCS评分较低的男性患者,对患者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早期输注血小板可能是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ARDS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对颅脑损伤早期止血复苏时应注意识别与输血有关的风险,通过联合干预可能降低颅脑损伤合并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治疗急性失代偿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因急性失代偿心衰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是否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分为达格列净组(n=38)及对照组(n=42),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于用药前及用药3月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NT-pro BNP、红细胞压积、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特点,并比较次全子宫切除及全子宫切除在产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次全子宫切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分别含27例、33例病例。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我院2008~2019年因产科因素行急症子宫切除的患者共60例,子宫切除率
目的:了解驻秦岭偏远山区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开展该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该地区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驻秦岭偏远山区军人662名,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
目的:通过观察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PCI术后立即输注的临床效果,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应用左西孟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4.32±3.9岁。将患者分配到左西孟旦组60例(急性心梗常规治疗+左西孟旦)或对照组60例(急性心梗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脓毒性急性肾损伤(septic acute kidney injury,SAKI)不同分期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临床结局指标,探讨SAKI患者的CRRT应用时机对预后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KI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山西医
背景: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基于各种急、慢性肝病和/或门体分流而引发的一系列循序性进展的神经精神异常的临床症候群。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依据新修订的West-Haven标准主要分为4级,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最早的或亚临床的肝性脑病,其特征主要是心
目的:明确脓毒症第1天、第3天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计数和NLR的动态变化及其预后价值。方法:纳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2名脓毒症患者。随访至28天,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监测并记录两组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计数、NLR、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探讨上述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联合超声心动图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价值。方法:筛选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并进行机械通气的56名准备脱机拔管的患者。满足脱机条件后,进行30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在SBT期间进行,进行膈肌活动度(DE)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根据脱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探讨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独立影响因素
目的:有研究表明焚烧过的遗体、骨骼和牙齿中有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增加,人体烧伤中有线粒体的大量产生与消耗,并伴肝在内多种脏器损伤,本实验旨在研究烧伤患者血浆游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变化,分析烧伤时mtDNA拷贝数变化,并探讨其与多项实验室指标间相关性,分析mtDNA拷贝数在烧伤预后中的提示作用。方法:根据患者烧伤程度,面积(TBSA)纳入30名特重度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的干预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中Caspase-3和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7d龄新生SD大鼠10窝(带有母鼠),共计108只,随机选取,分为3组。从中随机选取36只作为对照组(A组);将剩余的72只进行缺氧缺血处理,在这剩余的72只新生大鼠中,随机选取36只作为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B组),对余下的新生大鼠施加依达拉奉干预,作为依达拉奉干预组(C组)。将3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