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亲属关系是亲属关系的人为延伸形式,其在民间社会中普遍存在,尤其以“认干亲”现象最为典型。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实地研究的方法,选取河南省J村作为研究实地,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拟亲属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J村的研究,掌握农村拟亲属关系的基本情况,然后从五缘的角度(亲缘、地缘、业缘、神缘、物缘)探讨拟亲属关系的形成结构,进而总结出拟亲属关系的社会文化功能。农村拟亲属现象具有仪式性、辈分原则、功利性趋向等特点,并通过仪式来确立关系,使拟亲属关系变得更为正式。拟亲属习俗的变迁,既反映了农村人际关系的世俗化与功利化趋向,又体现了村民结交拟亲属关系动机、功能的变化。拟亲属关系纵横交错在农村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对亲属网络结构起到了补充与支撑作用。为了加深对农村拟亲属网络结构的认识,本文借用五缘文化说来分析拟亲属关系的内部网络结构,探讨拟亲属网络结构与村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关系。
在归纳分析拟亲属的概况和结构的基础上,从正负两方面总结出拟亲属关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拟亲属关系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在展现民俗一般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意义。拟亲属关系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拓宽交往空间、满足心理需求、抚育功能、娱乐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负功能主要是助长了农村不正之风、滋生犯罪行为、使封建迷信思想蔓延。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时应科学理性的对待传统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新时期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很多传统的仪式符号都已经消失,拟亲属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拟亲属是一种形成于民间的习俗文化,他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之中,本身具有保守性和传承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拟亲属关系在农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功能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因此说这种现象符合民间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只有拟亲属双方都有强烈的交往意愿,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又遵守人情礼俗的交往规则时,这种关系才有可能长久的维持和发展下去。在传承拟亲属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其发展,使其回归到满足人情感需求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