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契的知行观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行观研究的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这一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冯契把知行关系引进广义认识论后,又有了新的发展与不同的意义。 冯契首先从实践出发论证了物质世界的存在,确立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认识为什么要以实践为基础以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对认识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它总是要用来指导实践。从狭义认识论即把认识仅仅看成是对对象本质的把握的观点来看,认识需要经过一个中介才能够实现向实践的飞跃,这种观点的一个缺陷是不能在认识中找到认识向实践转化的内在动力。而冯契从广义认识论出发对认识运动的内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三者是统一的,因而包含着向实践转化的环节。为此,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以做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再次,认识和实践的交互作用又是一个“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改造世界、造就自我”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天人合一理论,人正是在这一天人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由的。
其他文献
著名的哲学家、古代思想史家比埃·阿多的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是灵修概念,本项研究正是对此概念进行考察。  序言中主要对阿多思想进行总体的介绍,在第一章中对阿多哲学的核心部
本论文以《路得记》为研究对象,在现代释经学的基础上,通过在经文间的相互比较,试图详尽地考察该篇经文内在的文学手法,着力对女主人公路得这一形象的多重身份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推进,科技创新水平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家科技资源依然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对科技创新在经费投入、人力、物力等方
管理主客体矛盾问题属于管理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人们很早以前就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并就如何解决管理主客体间的矛盾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相当有用的管理方法。认清管理主客体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作用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处理管理中存在的主客体矛盾,提高我们的管理实践能力。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矛盾关系是辩证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成为推动人类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管理主客体矛盾不仅
布劳维尔是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他提出的直觉主义数学及直觉主义逻辑继弗雷格和罗素的古典逻辑形式系统之后影响极为广大和深远。在众多的非古典逻辑中,“直觉主义逻辑
中国哲学紧紧围绕着人自身而展开,人格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始终是传统文化直面的主题和关切的议题。道家学说亦然。作为道家学说的经典文本《老子》,就蕴含着关涉这一主题
本文是对阳明后学之北方王门的代表人物尤西川所作的个案研究,内容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尤西川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探讨了尤西川的格物致知的思想。第二部分,详细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