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气机失常的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阐述的病证与气机有着密切联系,且受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的影响。《内经》中有较多关于“气”、“升降出入”的论述,在生理及病理上皆论述了气的升降出入,精、血、津液的充沛与运行和气机关系密切;五邪、情志、劳逸、饮食异常亦造成气机失常而致病;《内经》中还明确提出了气机失常的类型,如气上、气结、气消、气下、气收、气缓等;在治疗上,以顺应天时、补虚泻实、因势利导为原则。《难经》对气机的论述更为具体,不但提出了具体的疾病,而且阐述了疾病的病机和发展。这些不但对《金匮》中气机失常思想认识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判断气机失常及病证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金匮》中阐述的气机失常病证,通过临床表现可分为七方面:气虚、气滞、气逆、气乱、气闭、气陷、气脱,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五邪侵袭,气机不畅、饮食不节,气机失和、劳逸过度,损伤精气、情志不遂,气机逆乱、瘀血内停,气血不畅、痰饮内阻,气机逆满等类型;在治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分别为辛开苦降、行气化湿、温通散寒、发汗利水、泻下通利、平冲降逆,用药以恢复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为着力点,重视对桂枝、大黄、厚朴、半夏、生姜等的应用。后世对气机的认识,在宋元明时期迅速发展。后世医家不仅继承了《金匮》中气的升降出入的理论与治疗方药,而且有所发展。自《圣济总录》中明确提出来“气机”一词,后世医家逐渐完善了气的升降出入理论。病机上逐渐侧重脾胃气的升降和气化方面对人体的作用,治疗上继承了仲景益气、行气、温通的处方立意,极大地拓展了对气机理论的认识,同时对气的升降的认识更多地偏向了脾胃升降。
其他文献
<正> 陈某,女,27岁,1985年2月8日初诊。患者脑垂体肿瘤摘除术后2年未孕。1983年曾因脑垂体肿瘤压迫而导致妊娠5个月流产。同年作脑垂体肿瘤摘除术。此后月经后期,量少,甚至间
<正> 处方:梧桐树根120~150克,雄鸡1只。用法:上药同炖至呈涎液状时,去药温服。病例:刘×之妻,24岁。因月经不调,行妇科检查,认为子宫发育不良,仅如拇指大。经用雌激
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将公平补偿原则写入法条以来,学界与实务界对其研究的热度与日俱增,但众多的研究并没有廓清这一抽象概念,反而使其更显得扑朔迷离。法院
本文从系统平台构建、基础数据采集与获取、存储处理、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系统数据共享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进行设计,并提出系统的保障与实施措施,以期达到全
<正>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妇女不孕症12例,收到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2例中,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30岁。婚后3~5年不孕者10例,6年以上不孕者2例。
<正> 例1 任×,女,30岁,河北人,1974年7月就诊。患者20岁结婚,婚后一直未生育,曾经中西医治疗未效。西医妇科检查:子宫稍小,轻度后倾。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有时延迟4~5天,月经量
<正>随着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军队档案工作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档案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
<正> 陈师丹华,年逾七旬有五。早年曾任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师资培训班的妇科讲义编写和教学工作,现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事妇科临床50余年,学
"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大事记,也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获得显著成效的历史时期。"靖难之役"实际上一场叔侄争夺皇位站,胜负,早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战争的契机使得明朝的
论文旨在从清代"十从十不从"诞生的背景,清代的服装文化,清代灵活的服装制度对稳定政局所起的影响三方面论述清代服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