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市民社会概念的含义从古代到当代就一直处在演变当中,但在这种演变中却有其不变的地方,即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契约,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也正是如此,市民社会概念就成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从而可用来分析当代中国正蓬勃兴起的市民社会现象。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如:国家之外的社会自主意识的增强,国家自身职能的调整,人们自主平等意识的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都映证着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崛起。 但中国的市民社会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而与西方的市民社会有所不同。中国市民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内在联系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上的契约平等关系,是私域和非官方共域的合成。它具有自发性与人为性、民间性与官方性、自主性与依赖性、分离性与合作性等特点。旧体制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弊端加上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都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带来障碍。以上中国市民社会所具有的特点与面临的障碍就决定了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必要性。 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可能性与特殊性条件,从而为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在培育的过程中,要在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目标上坚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在途经上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对以上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努力,带着对中国市民社会前途的展望,中国的市民社会一定会在市场经济体系、独立社团的数量与质量、公共领域精神、法治建设等方面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